[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8706.4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6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久米一平;松田竹人;奥田真也;村野仁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路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能抑制缺陷产生的TSV的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有:半导体衬底,设有从第1面贯通到与所述第1面为相反侧的第2面的贯通孔;金属部,形成于所述贯通孔内部;及绝缘膜,设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与所述金属部之间,且具有1μm以下的厚度。而且,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形成贯通半导体衬底且开口的贯通孔;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第1面上及所述贯通孔的内部,以150℃以下形成具有1μm以下的厚度的绝缘膜;及在所述贯通孔的内部形成金属部。
[相关申请案]
本申请案享受以日本专利申请2017-65620号(申请日:2017年3月29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案中通过参照此基础申请而包含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TSV(Through-Silicon Via,硅通孔)的半导体装置的制作方法中,有在半导体衬底上制作器件(半导体电路等)之后使Si薄膜化而形成TSV的方法(Via Last(后穿孔)构造)。器件逐步微细化,对此,因为是从器件的外侧利用TSV进行连接,所以与技术节点无关,微细化的必要性低。而且,在形成制造难度变高的微细器件之后形成TSV,所以,不容易影响器件良率。
然而,须要利用可再剥离的粘合剂将半导体衬底粘贴于支撑衬底,且一面使Si变薄一面形成TSV。作成TSV时,需要以低温进行作成。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能抑制缺陷产生的TSV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有:半导体衬底,设有从第1面贯通到与所述第1面为相反侧的第2面的贯通孔;金属部,形成于所述贯通孔内部;及绝缘膜,设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与金属部之间,且具有1μm以下的厚度。而且,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形成贯通半导体衬底且开口的贯通孔;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第1面上及所述贯通孔的内部,以150℃以下成膜为具有1μm以下的厚度的绝缘膜;及在所述贯通孔的内部形成金属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半导体装置的概略构成例的截面图。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艺截面图。
图9(a)及(b)是表示以各温度进行热处理时的氧化硅膜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10(a)及(b)是表示以150℃成膜的氧化硅膜的膜厚增加后的膜厚、与因膨润所致的膜厚的增加量及膨润率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氧化硅膜成膜后的热处理时间与Si-OH/Si-O比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随附图式,详细说明实施方式中的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而且,以下的说明中,将元件形成对象的半导体衬底的元件形成面作为第1面,将与该第1面为相反侧的面作为第2面。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半导体装置的概略构成例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半导体装置1包括半导体衬底10、绝缘层11、STI12、绝缘层13、第1贯通电极14、绝缘层 17、第2贯通电极18及接合材(凸块)19。
半导体衬底10例如为硅衬底。该半导体衬底10可变薄为50μm(微米)以下,例如为30±5μm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未经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8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