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鸣器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9362.9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9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兵;金翔宇;杨显平;吴凯;邓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B60R16/02;G10K9/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康路卓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鸣器 驱动 电路 | ||
1.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包括:
升压电路、倍压电路、推挽驱动电路和脉冲控制电路;
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对输入电源进行升压生成第一驱动电压;
所述倍压电路用于对所述输入电源进行倍压生成第二驱动电压;
所述脉冲控制电路在外接控制器作用下产生脉冲驱动信号;
所述推挽驱动电路在所述脉冲驱动信号作用下对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进行推挽交变,生成交变脉冲驱动信号,所述交变脉冲驱动信号对所述蜂鸣器进行驱动;
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升压控制器、第一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感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与所述升压控制器的开关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所述升压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公共端与所述升压控制器的电压反馈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升压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参考地连接;
所述倍压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三电容一端与所述升压控制器的开关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及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阳极还与升压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采用boost升压电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升压控制器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器的使能端还与所述外接控制器连接;
所述外接控制器对升压控制器进行工作使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挽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五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所述倍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倍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及所述脉冲控制电路的驱动脉冲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发射极还与所述第四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组合成电压推挽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控制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推挽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一端及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外接控制器的脉冲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参考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93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