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电子辐射羊毛制品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9609.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珠朗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6;D02G3/44;D02G3/36;D02G3/04;D01F6/92;D01F1/10;D06M16/00;D06M10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徐凤艳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辐射 羊毛 制品 生产工艺 | ||
1.一种防电子辐射羊毛制品,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羊毛纤维 10~20%
改性聚酯纤维 30~40%
镀银长丝 25~35%
竹浆纤维 15~35%
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将镀银长丝包覆形成包芯纱,所述包芯纱与羊毛纤维以及竹浆纤维混纺成具有防电子辐射功能的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羊毛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羊毛纤维 10%
改性聚酯纤维 30%
镀银长丝 25%
竹浆纤维 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羊毛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羊毛纤维 15%
改性聚酯纤维 35%
镀银长丝 30%
竹浆纤维 20%。
4.一种防电子辐射羊毛制品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氯仿/甲醇溶剂,将羊毛纤维浸入该溶剂中,并利用索氏萃取器对羊毛纤维进行回流萃取,萃取时间控制在2~2.5h,萃取完成之后将羊毛纤维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之后烘干;
S2,配置离子液体,将离子液体加温至50℃,将S1中的羊毛纤维浸入离子液体中,搅拌反应20~25min,反应完成之后先利用乙醇洗涤,之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如此反复两次进行洗涤,之后烘干;
S3,配置蛋白酶处理液,将蛋白酶处理液加温至40℃,将S2中的羊毛纤维浸入蛋白酶处理液中,搅拌反应30~40min,反应完成之后将温度升值100℃,保持10~15min,之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之后烘干;
S4,将经过S2处理的羊毛纤维浸入还原处理剂内,还原处理剂的PH控制在8~8.4之间,浴比设置为1:45,在常温下对羊毛纤维进行搅拌,使其与还原处理剂充分反应,反应时间控制在30~45min,反应完成之后利用去离子水对羊毛纤维进行漂洗,共漂洗2次,每次10min,漂洗完成之后对羊毛纤维进行烘干操作;
S5,配置改性聚酯纤维,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磷酸酯、三聚磷酸钠、亚磷酸酯进行缩聚反应,得到改性聚酰胺酯,将合成的改性聚酰胺酯以及粒径为0.1~0.5微米的含银无机超细抗菌粉体以质量比为8:1进行混合,之后进行纺丝处理得到改性聚酯纤维;
S6,配置包芯纱,将镀银长丝、改性聚酯纤维以及羊毛纤维通过赛络纺包芯纱工艺制备防辐射包芯纱,以镀银长丝作为芯线,羊毛纤维以及改性聚酯纤维作为包覆线,其中镀银长丝的细度控制在35D,包覆线的密度控制在15~18tex;
S7,将S6中的防辐射包芯纱与竹浆纤维进行混纺,并采用罗纹组织结构进行织造,得到防电子辐射羊毛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抗菌羊毛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氯仿与甲醇的体积比为85: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抗菌羊毛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6中,混纺工序依次为混条、一针、二针、三针、四针、粗纱、细纱、络筒、并线以及倍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珠朗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嘉兴珠朗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96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离子保温刺绣面料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用于捕捞的强度高的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