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系统资源模型的图形化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0553.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7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李明;王萍;吴斌;郭骏;管建超;孙强;方圆;蔡梦晨;刘嘉华;夏云;康睿;张文鹏;张杰;阮冬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 | 分类号: | G06F16/9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系统资源 模型 图形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息系统资源模型的图形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信息系统资源模型,构建图形服务的功能架构;S2,分析图形服务的功能架构,建立图形管理库;S3,编制资源图元和资源视图;S4,信息系统运维阶段,发布监控视图;S5,资源模型维护阶段,以图形化方式维护资源模型的变更;本发明建立图形、资源模型、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关联,提供告警阈值配置,实现一种“所见即所得”的图形化管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资源模型的维护成本高、监控手段单一的问题,为上层调运检业务应用提供可视化的运维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系统资源模型的图形化管理方法,属于信息系统运维的可视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调运检业务资源越来越多、模型关系越来越复杂,对资源模型的管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资源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资源模型的维护还以传统的数据录入、数据变更为主,运维工作量繁琐巨大,且易出错;同时,现有技术模版化的资源监控视图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更无法快速响应个性化的监控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系统资源模型的图形化管理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图形、资源模型、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关联,提供告警阈值配置,实现一种“所见即所得”的图形化管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资源模型的维护成本高、监控手段单一的问题,为上层调运检业务应用提供可视化的运维数据支撑。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信息系统资源模型的图形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信息系统资源模型,构建图形服务的功能架构;
图形服务包括图形从后台编辑到前台展示和版本维护功能,具体包括图元编辑服务、视图编辑服务、图元版本管理服务、视图版本管理服务和视图展示服务;
S2,分析图形服务的功能架构,建立图形管理库,为图形服务提供图形数据支撑;
图形管理库包括图元管理库和视图管理库;
S3,编制资源图元和资源视图,建立图形、资源(信息系统资源模型中的资源)和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关联;
信息系统资源模型包括资源和资源依赖关系,依次建立图形与资源和图形与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关联,完成资源图元和资源视图的编制;
S4,信息系统运维阶段,发布监控视图,以图形化方式监控关键绩效指标(KPI)(信息系统资源模型的关键绩效指标);
S5,资源模型维护阶段,以图形化方式维护资源模型的变更:
以图形化方式维护资源模型的变更是以图形编辑驱动模型变更的图形化管理方法,支持对资源模型变更的查询和统计。
图元编辑服务包括图元模型(基本图形、图片、资源图元)、图元编辑(图元读写、图元绘制、图元组合)和图元配置(属性配置、资源配置、KPI配置),为用户自定义符合实际业务需求的资源图元提供图形化的编辑环境。
视图编辑服务包括视图模型(应用视图、网络视图、接口视图、机房视图、设备视图、自定义视图)、视图编辑(视图读写、视图绘制、视图布局)和视图配置(属性配置、TIPS配置、动作配置),为用户提供各类视图的编辑和测试环境,模拟真实的网络、业务和机房环境,构建与信息系统资源模型相关联的监控视图;
图元版本管理服务包括版本查看、版本搜索、版本删除、版本恢复,为图元提供版本记录和版本管理,提高图元编辑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0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