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玻纤织物绞织开口装置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0931.1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学康;崔兆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同春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5/00 | 分类号: | D03C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喷气 织机 织物 开口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玻纤织物绞织开口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无梭织机一般具有剑杆织机及喷气织机两种织机形式,剑杆织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纬线的引纬,加之剑杆织机在多色纬织造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生产多大16色纬纱的色织产品,随着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将成为机织物的主要生产机种,喷气织机是采用喷射气流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利用空气作为引纬介质,以喷射出的压缩气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进行牵引,将纬纱带过梭口,现有的玻纤绞织织物是在剑杆织机上织造的,而剑杆织机车速太慢(≤130rpm),效率太低,不适合现在快速经济的发展,如果利用喷气织造,需解决两个技术难题:
1.减少经纱的起毛,也就是尽量减少经纱在织造过程中与织机零件的摩擦。
2.保证上层经纱在高速运动下能够精确的横向移动,形成绞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玻纤织物绞织开口装置,改进现有的绞织开口装置,利用电动伺服推杆进行横动,利用针板握持经纱来代替综丝或半综,解决了绞织在喷气织造上应用的技术难题,使喷气织机能够织造玻纤绞织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玻纤织物绞织开口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固定有开口驱动装置及横动驱动装置,所述开口驱动装置及横动驱动装置分别与经纱开口机构连接,驱动经纱开口机构的运动,所述开口驱动装置及横动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接收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包括左墙板、右墙板及连接左墙板及右墙板的前下梁。所述左墙板上固定有安装开口驱动装置及横动驱动装置的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经纱开口机构包括第一片综框及第二片综框,第一片综框及第二片综框底端分别固定有两根综框撑杆,综框撑杆上连接有上提综脚及下提综脚,上、下提综脚通过连接杆与上、下提综轴固定连接,上、下提综轴的两端可旋转的固定在左、右墙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片综框下端固定有下针板座,下针板座上固定有穿纱针,所述第二片综框上端固定有直线轴承座,直线轴承座上装配有直线轴承导轨,直线轴承导轨的一端固定有导向槽,所述直线轴承导轨上固定连接有上针板座,所述上针板座上固定有穿纱针。
进一步的,所述穿纱针包括针体及针头,所述针体固定在上针板座或下针板座上,针头为弧形的凸起结构,并具有穿纱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内具有竖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皮带传动总成、中间传动总成及偏心连杆总成,所述主电机输出轴连接皮带传动总成,通过皮带传动总成将动力传递到中间传动总成,中间传动总成带动偏心连杆总成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连杆总成有两套,分布在上、下提综轴的两侧,分别带动上、下提综轴的运动,两套偏心连杆总成均包括偏心连杆、开口连杆及开口摇杆,所述偏心连杆一端与中间传动总成连接,在中间传动总成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偏心连杆另一端与开口连杆铰接,开口连杆与开口摇杆铰接,开口摇杆分别与上、下提综轴固定连接,开口摇杆的运动带动上、下提综轴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连杆长度为32mm,与上提综轴连接开口摇杆长度为189mm,与下提综轴连接的开口摇杆长度为183mm。
进一步的,所述横动驱动装置为一电动-伺服推杆,其推杆轴末端安装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嵌入导向槽的竖直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分别与电动-伺服推杆及主电机电连接,控制电动-伺服推杆的推动距离及主电机的工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玻纤织物绞织开口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一排经纱通过穿纱孔固定在上针板座的穿纱针上,一排经纱固定在下针板座的穿纱针上。
(二).通过控制系统启动主电机及电动-伺服推杆动作,偏心连杆转动,带动上、下提综轴的转动,上、下提综轴转动带动上、下提综脚的上下运动,进而通过综框支撑杆带动第一片综框及第二片综框做上下运动,上、下针板支座的穿纱针脱开时,上支板座在电动-伺服推杆的作用下进行左右运动,从而使两根经纱形成绞织,上、下针板座运动至穿纱针重合时形成梭口进行引纬。
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同春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同春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0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边灯罩(4)
- 下一篇:四路0‑10V调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