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联通道密度波脉动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1444.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林;鲁晓东;袁德文;黄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4 | 分类号: | G01N1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田甜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通道 密度 脉动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通道密度波脉动识别方法,适用于入口总流量恒定的多个并联通道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并联通道中任一通道实施功率微扰;B、在实施功率微扰后的时间间隔dT后,取两个时间步长dt;C、获取两个时间步长dt内各通道的流量最大值和流量最小值;D、根据步骤C的结果对密度波脉动进行识别。其基于连续两个时间步长内各通道流量最大值、最小值的关系快速实现密度波脉动识别,识别速度快,可为分析节约大量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联通道密度波脉动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机理研究是反应堆研制的关键,而流动不稳定问题是热工水力研究中所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计算分析时需要准确的识别流量脉动。目前实验中一般通过实时采集的流量数据作变量变化曲线,通过观察流量变化曲线是否出现周期性异相脉动来判别并联通道是否发生流动不稳定性,而计算分析时则需要将计算得到的瞬态流量变化数据作流量变化曲线,基于该曲线判断并联通道的流量在实施功率微扰后是否发散,采用该方式,其识别速度慢,且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并联通道密度波脉动识别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并联通道密度波脉动识别方法,适用于入口总流量恒定的多个并联加热通道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A、对并联通道中任一通道实施功率微扰;
B、在实施功率微扰后的时间间隔dT后,取两个时间步长dt;
C、获取两个时间步长dt内各通道的流量最大值和流量最小值;
D、根据步骤C的结果对密度波脉动进行识别。
时间间隔dT为1秒至2秒。根据实际操作经验,该时间间隔一般不宜太长,即不超过2秒。因为要有足够的收敛时间,所以该时间间隔不能太短,至少要1秒;如果计算结果发散,则该时间间隔太长就会得到失真的结果。
时间步长dt为流体流过通道时间的2至3倍。将时间步长设置为流体流过通道时间的2至3倍,可以确保该时间内至少有一个完整的密度波脉动周期,确保流量最大值和流量最小值的准确性,提高对密度波脉动识别的准确性。
优选的,在步骤B中,选用连续的两个时间步长dt。但若不连续的话其间隔时间不容易准确确定。
步骤D的具体方法为:
对于所有通道,若第一个时间步长内流量最大值小于第二个时间步长内流量最大值且第一个时间步长内流量最小值大于第二个时间步长内流量最小值,则判定发生密度波脉动。基于连续两个时间步长内各通道流量最大值、最小值的关系对密度波脉动进行识别,各通道的流量数据为发散型流量脉动,在连续时间判断其是否发散来识别密度波脉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连续两个时间步长内各通道流量最大值、最小值的关系快速实现密度波脉动识别。
2、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时可以在不作出流量变化曲线的条件下直接对密度波脉动是否发生进行判断,可大大节省分析时间,提高识别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并联通道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未发生密度波脉动的脉动曲线示意图,其中,横坐标单位为秒,纵坐标单位为kg/h。
图3为一种发生密度波脉动的脉动曲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1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