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襟缝翼操纵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1540.1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7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达;王晓熠;严少波;赵继;徐向荣;刘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13/00 | 分类号: | B64C13/00;B64C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小芳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襟缝翼 操纵 手柄 | ||
1.一种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位移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一位移检测信号;
第二位移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二位移检测信号;
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以及
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备用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比较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在误差容限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或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中的任一者、较大者或较小者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则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不再向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或者
如果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则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切换至停用状态,并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分别校验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是否在预设取值范围中,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校验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失败,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包括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校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失败、或者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确定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不在误差容限内达预定次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各自包括监控通道并经由所述监控通道分别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起力机构,其产生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提起力;
摩擦力机构,其产生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移动的摩擦力,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各自包括控制通道以在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提起力机构的提起力和所述摩擦力机构的摩擦力。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力传感器,其感测施加在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上的力以生成力信号;以及
第三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所述力信号并在所述力信号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有效离散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将襟缝翼伸出到复飞构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的控制信号以及来自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模块的有效离散信号两者时根据来自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模块的所述有效离散信号进行操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各自包括RVDT、电位计、或光电编码器中的任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15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