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叉车制动分泵的疲劳试验台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1998.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5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韩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制动 疲劳 试验 台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叉车制动分泵的疲劳试验台架,包括将液压油分配给制动分泵的制动总泵,所述制动总泵的制动顶杆通过连接轴与执行气缸连接,制动总泵的输油端与制动分泵连接;制动分泵的两端顶杆分别连接一负载总成用于提供负载力。本发明的制动分泵疲劳试验台架对被试件制动分泵安装使用方便,测试效率高;测试参数齐全,压力、泄漏情况能准确把握;本装置可实现双向测试,即可同时开展制动总泵与制动分泵的双向疲劳考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制动分泵,具体涉及一种叉车制动分泵的疲劳试验台架。
背景技术
叉车行车制动器作为叉车重要安全部件,其自身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目前,叉车行车制动器主要有干式和湿式两种,其中干式又以蹄片式制动器应用最为普遍。蹄片式制动器带有间隙自调装置,主要由制动分泵、制动蹄、弹簧、间隙调整器和底板等部件组成。其作用原理是:踩下制动踏板时,总泵内的制动液在活塞的作用下,以一定压力通过制动油管送到左右制动器分泵推动分泵的活塞,使其向两侧移动,从而推动制动蹄片压紧制动毂,产生制动作用。
蹄片式行车制动器组成零件较多,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是故障高发的一个部件,其中制动分泵会发生泄漏、顶杆变形等故障,为考核制动分泵的综合疲劳性能,建立了一个制动分泵疲劳试验台架,通过模拟分泵实际工作受力情况,开展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疲劳考核,验证分泵的可靠性。本发明详述了该疲劳试验台架的结构和原理,该疲劳试验台架可满足以下测试需求:分泵泄漏情况检测、压力建立值检测、分泵疲劳寿命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制动分泵的疲劳试验台架,实现对叉车行车制动器中制动总泵与制动分泵双向疲劳考核,验证分泵的可靠性,使其符合车辆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叉车制动分泵的疲劳试验台架,包括将液压油分配给制动分泵的制动总泵,所述制动总泵的制动顶杆通过连接轴与执行气缸连接,制动总泵的输油端与制动分泵连接;制动分泵的两端顶杆分别连接一负载总成用于提供负载力。
进一步方案,所述制动总泵和制动分泵分别安装在箱体的顶部,所述制动总泵的输油端依次通过制动软管、制动钢管与制动分泵连接。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是由高箱体和低箱体连接成的台阶状;所述高箱体的一对侧分别开设有油管孔、另一对侧分别开设有三组安装孔;所述制动总泵和执行气缸分别通过固定螺母对称安装在高箱体的安装孔外侧,且制动总泵位于低箱体的正上方;连接制动分泵两端的负载总成分别通过固定螺母对称安装在高箱体的安装孔外侧;所述制动钢管穿过所述油管孔后与制动分泵连接;所述低箱体的顶端口布设有用于卡放制动软管或制动钢管的齿槽。
进一步方案,所述制动总泵的进油端依次通过单向阀、电磁换向阀、电机泵组与液压油箱连接;所述制动总泵的进油端连接有第一压力表,所述制动分泵的进油端连接有用于检测其液压的第二压力表。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单向阀、电磁换向阀、电机泵组均安装在液压油箱的顶端,所述箱体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出油端连接有安全阀,与液压油箱连接的进油管、回油管上分别安装有滤清器。
进一步方案,所述负载总成包括间隙配合的导柱和导套,所述导柱的前端通过锁紧螺母对导套的前端进行限位,导柱的后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沿其中轴线开设有用于连接制动分泵的盲孔;所述导套的后端与凸台之间的导柱上套设有负载弹簧。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锁紧螺母为两个,所述导套的后端从内壁到外壁呈台阶状。
本发明将制动总泵和制动分泵架设在箱体3的顶部,并交箱体3设计成高、低箱体两个部分,可分别用于回收制动总泵和制动分泵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泄漏的液压油。保持了试验台架的清洁,并加以回收利用。且箱体的顶端口布设有用于卡放制动软管或制动钢管的齿槽,避免连接管发生移动而阻碍液压油的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1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