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靛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2313.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文昌蓝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8 | 分类号: | C09B67/28;C09B67/42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22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靛 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靛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蓝靛是一种草术植物,它的栽培及制作在瑶族人民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蓝靛的主要用途是染布,也可药用。瑶家蓝靛不仅自己使用,还作为产品拿到集市上销售,是少数民族特需的染料。蓝靛种子细小,形似杉术种,三月清明以后采种,五月整地埋墒搭棚育秧,七至八月移栽。大多移栽在芋头地及箐沟边,以土质潮湿的地方为宜。蓝靛株高二至三尺,校叶杆萃绿,其味芳香,独有特色,七至八月采割浸泡。
在中国大部分区域,都有用蓝靛来染布、染丝绸并裁制衣服的传统,在中国很多地方的民间,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用蓝靛制成染料来染布,缝制衣服的传统,尤其是位于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更是用蓝靛染布缝制衣服的典型代表,他们崇尚以黑为美,至今仍然保留着最为传统的,最具特点和内涵的壮族服饰,就是蓝靛染布制成的黑色服饰,这种布制成服饰,穿在身上具有防蚊虫叮咬,冬暖夏凉,易清洗,耐磨之功效。随着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民对民族风服饰越来越青睐,因此,开展蓝靛染料产业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但传统的蓝靛染料和染布工艺存在工艺繁杂,染出的布色泽不鲜艳,特别容易掉色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蓝靛染料,其按质量百分比计,含蓝靛15-30%、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10-18%、蕨类植物灰10-18%、乙醇7-17%、水制成,其各组分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
具体地:一种蓝靛染料,其按质量百分比计,含蓝靛20-25%、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13-15%、蕨类植物13-15%、乙醇10-14%及水制成,其各组分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
再具体地,一种蓝靛染料,其按质量百分比计,含蓝靛22%、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14%、蕨类植物14%、乙醇12%及水制成,其各组分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
上述所述蕨类植物灰是由蕨类植物晒干烧制成的灰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蓝靛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靛蓝放入染缸中加入50-60℃,再加入蕨类植物灰、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乙醇、水搅拌均匀,即成蓝靛染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蓝靛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靛蓝放入染缸中加入55℃,再加入蕨类植物灰、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乙醇、水搅拌均匀,即成蓝靛染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得的染料着色更好,染出的布色泽光鲜艳丽,不易掉色。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实验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蓝靛染料的制备:
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取15%靛蓝放入染缸中加入50℃,再加入10%蕨类植物灰、10%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7%乙醇、58%水搅拌均匀,即成蓝靛染料。
实施例2:蓝靛染料的制备:
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取20%靛蓝放入染缸中加入50℃,再加入13%蕨类植物灰、13%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10%乙醇、44%水搅拌均匀,即成蓝靛染料。
实施例3:蓝靛染料的制备:
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取22%靛蓝放入染缸中加入50℃,再加入14%蕨类植物灰、14%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12%乙醇、38%水搅拌均匀,即成蓝靛染料。
实施例4:蓝靛染料的制备:
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取25%靛蓝放入染缸中加入50℃,再加入15%蕨类植物灰、15%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14%乙醇、31%水搅拌均匀,即成蓝靛染料。
实施例5:蓝靛染料的制备:
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取30%靛蓝放入染缸中加入50℃,再加入18%蕨类植物灰、18%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17%乙醇、17%水搅拌均匀,即成蓝靛染料。
实施例6:蓝靛染料的制备:
按质量百分比计,将取22%靛蓝放入染缸中加入50℃,再加入14%蕨类植物灰、12%乙醇、38%水搅拌均匀,即成蓝靛染料。
实验例:本发明制得的染料考察:
采用将本发明实施例1-6制得的染料同法染色布料,对照组:为传统蓝靛染料染色布,再将布料用含20%的乙醇溶液浸泡1h,观察褪色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文昌蓝靛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文昌蓝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2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尘微粉碎机的送风吸尘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磨机防卡死的石粉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