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车的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2677.9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程源;叶建;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44 | 分类号: | B66D1/44;F15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车 液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绞车的液压系统,属于液压控制领域。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模块、液压马达模块和控制模块,液压泵模块包括变量泵和负载敏感阀;控制模块包括换向阀和压力补偿器,换向阀的a油口与变量泵连通,换向阀的b油口与对应的液压马达模块连通,换向阀的c油口与对应的液压马达模块连通,换向阀的d油口分别与压力补偿器的第一控制油口和压力补偿器的a油口连通,换向阀的e油口分别与压力补偿器的c油口和换向阀的f油口连通,换向阀的g油口与液压系统的主回油口连通,压力补偿器的b油口分别与压力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和负载敏感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通。本发明避免了液压系统功率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绞车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绞车是一种常见的船用机械,主要布置在船头或者船尾,以用于船舶的系泊和货物的起升。
绞车通常采用液压系统来调节绞车的转速和转向,常见的液压系统通常包括液压泵模块、控制模块和液压马达模块,液压泵模块主要包括用于提供液压能的恒压变量泵,液压马达模块主要包括用于驱动绞车的绞车马达,控制模块主要包括用于实现绞车马达无极变速的换向阀和压力补偿器。一般船舶上设有多个绞车,每个绞车都共用一个液压泵模块,每个绞车都各自配备一个控制模块和一个液压马达模块。由于每个绞车的负载不同,所以每个液压马达模块所需要输出的流量也不同,为了保证负载最大的绞车能够正常工作,所以液压泵模块中的恒压变量泵将始终在高压力状态下工作,造成了大量的功率损失,且降低了恒压变量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液压系统功率大量损失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车的液压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车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模块、液压马达模块和与所述液压马达模块一一对应的控制模块,
所述液压泵模块包括变量泵和负载敏感阀,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负载敏感阀的a油口和所述负载敏感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通,所述负载敏感阀的b油口与所述液压系统的主泄油口连通,所述负载敏感阀的c油口与所述变量泵的排量控制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每个所述控制模块均包括换向阀和压力补偿器,所述换向阀的a油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换向阀的b油口与对应的所述液压马达模块的a油口连通,所述换向阀的c油口与对应的所述液压马达模块的b油口连通,所述换向阀的d油口分别与所述压力补偿器的第一控制油口和所述压力补偿器的a油口连通,所述换向阀的e油口分别与所述压力补偿器的c油口和所述换向阀的f油口连通,所述换向阀的g油口与所述液压系统的主回油口连通,所述压力补偿器的b油口分别与所述压力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和所述负载敏感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泵模块还包括压力切断阀,所述压力切断阀的a油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b油口与所述负载敏感阀的c油口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c油口与所述排量控制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压力切断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负载敏感阀的b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卸荷模块,所述卸荷模块包括节流阀和卸荷阀,所述卸荷阀的第一控制油口分别与所述压力补偿器的b油口和所述节流阀的a油口连通,所述卸荷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节流阀的b油口连通,所述卸荷阀的a油口与所述卸荷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通,所述卸荷阀的b油口与所述液压系统的主回油口连通,所述节流阀设置在所述压力补偿器的第一控制油口和所述压力补偿器的第二控制油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卸荷阀的流通流量不大于1.4L/min。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安全阀,所述第一安全阀的a油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安全阀的b油口与所述液压系统的主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安全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安全阀的a油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2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