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污泥生物炭透水砖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2784.1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9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碧波;李印霞;张继伟;邓天天;张廷灿;李亚林;刘帅霞;何坤;刘淑敏;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08;C04B18/02;E01C11/22;C02F11/122;C02F1/28 |
代理公司: | 41113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蔡文雅 |
地址: | 45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质 净化 污泥 生物 透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水质净化的污泥生物炭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由于污泥中有机质含量过高,单独使用污泥生物炭制砖强度不够,难以满足需要;而直接使用污泥生物炭又容易流失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脱水污泥经过淋洗去除部分重金属后,然后加入粉煤灰或者高炉渣混合均匀,经高温裂解得到污泥生物炭,污泥生物炭与废弃织物混合后,加入水搅拌,然后加入水泥和减水剂搅拌,再加水搅拌,装模、成型,脱模,养护,即得到污泥生物炭透水砖,本发明污泥生物炭透水砖可以净化水质,防治水体污染,且利用率高,可以有效防治污泥生物碳砖破裂及生物炭流失,属于废物协同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污泥生物炭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的污泥量在3000万吨左右,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因其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高的原因,其安全处置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透水砖是当前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材料,一般铺设在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和河道沿岸。目前我国采用的透水性路面砖主要有水泥基透水砖、高分子透水混凝土砖、烧结透水砖。其中,高分子透水混凝±采用高分子树脂为胶结材料,耐候性差,在大气环境的作用下容易老化,且温度升高时容易软化,使透水性受到影响;烧结透水砖其烧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成本高,仅适用于用量小的高档地面铺装。比较而言,水泥基透水混凝±砖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性能稳定,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但是,由于吸附性能较差,常规透水砖在透水的同时并不能对水质进行净化。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高温条件下热解的产物,具有多孔结构、特定官能团的稳定碳源,对多数污染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一般作为吸附剂、污水处理和土壤修复材料使用。
由于污泥中有机质含量过高,单独使用污泥生物炭制砖强度不够,难以满足需要;而直接使用污泥生物炭又容易流失。因此,污泥生物炭在水质净化过程中还罕有应用。如何发明一种可以用于水质净化过程中的污泥生物炭砖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污泥生物炭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由于污泥中有机质含量过高,单独使用污泥生物炭制砖强度不够,难以满足需要;而直接使用污泥生物炭又容易流失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脱水污泥将含水率降至80%以下,经过淋洗去除部分重金属后,板框压滤,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或者高炉渣混合均匀,造粒干燥之后,经高温裂解得到污泥生物炭,污泥生物炭与处理过的废弃织物混合后,加入水搅拌,然后加入水泥和减水剂搅拌,再加水搅拌,将搅拌好污泥生物炭装模、成型,脱模,养护,即得到污泥生物炭透水砖。
本发明污泥生物炭透水砖可以净化水质,防治水体污染,且利用率高,相对于常规污泥生物炭而言,使用方便,不易流失,废弃织物的加入增强了污泥生物炭透水砖的强度,可以有效防治污泥生物碳砖破裂及生物炭流失,本发明属于废物协同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污泥生物炭透水砖制备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污泥生物炭透水砖安装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包括以下步骤:
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或水体疏浚污泥经过脱水处理后,添加淋洗剂,每1kg污泥中淋洗剂用量为1-3L,淋洗去除部分重金属,所述的淋洗剂浓度在0.01-0.20mol/L之间,为柠檬酸、草酸、腐殖酸、乙二胺四乙酸、三氯化铁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2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防霉型硅藻泥壁材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煤炭灰环保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