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2824.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1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涛;王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K9/0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用户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手机容易疲劳。例如,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睡着了,这时手机仍然继续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以实现通过人脸3D模型中特征点的姿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当用户处于疲劳状态时,控制终端设备转换运行模式,以及解决现有的在使用终端设备时,不能对用户的状态进行有效地判断,进而在判断出用户处于疲劳状态时调整终端设备的运行模式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终端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
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包括:基于结构光获取用户的人脸3D模型;
获取人脸3D模型中特征点的姿态数据;
根据特征点对应的疲劳识别策略和姿态数据,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如果判断用户处于疲劳状态,则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疲劳模式运行。
作为第一方面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获取人脸3D模型中特征点的姿态数据,包括:
从人脸3D模型中提取特征点;
对特征点进行形态跟踪;
识别特征点所执行的动作以及动作的时间信息;
利用动作和动作的时间信息,形成姿态数据。
作为第一方面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根据特征点对应的疲劳识别策略和姿态数据,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包括:
识别特征点所对应的面部器官;
获取用于对面部器官进行疲劳识别的疲劳识别策略;
根据姿态数据中动作的时间信息,确定动作的持续时长和/或动作的频率;
根据动作、动作的持续时长和/或动作的频率以及疲劳识别策略,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作为第一方面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疲劳模式运行,包括:发出提醒消息和/或锁屏终端设备。
作为第一方面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基于结构光获取用户的人脸3D模型,包括:
向用户的人脸发射结构光;
采集结构光在人脸上的反射光并形成人脸的深度图像;
基于深度图像重构人脸3D模型。
作为第一方面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结构光为非均匀的结构光,非均匀的结构光为多个光斑的集合构成的散斑图案或乱点图案,是由设置在终端上的投射装置中的衍射光学元件形成的,其中,衍射光学元件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浮雕,浮雕的凹槽深度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通过结构光获取人脸3D模型,获取人脸3D模型中特征点的姿态数据,根据特征点对应的疲劳识别策略和姿态数据,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如果判断用户处于疲劳状态,则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疲劳模式运行。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结构光构建人脸3D模型,然后根据人脸3D模型中特征点对应的疲劳策略和姿态数据,确定用户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当用户处于疲劳状态时,将终端设备模式调整为疲劳运行模式,从而实现了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过程中,对用户的状态进行判断,在判断出用户处于疲劳状态时,将终端设备调整为相应的运行模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不能对用户的状态进行有效地判断,进而在判断出用户处于疲劳状态时调整终端设备的运行模式的问题。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包括: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结构光获取用户的人脸3D模型;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3D模型中特征点的姿态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特征点对应的疲劳识别策略和姿态数据,判断用户当前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如果判断用户处于疲劳状态,则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疲劳模式运行。
作为第二方面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从人脸3D模型中提取特征点;
跟踪单元,用于对特征点进行形态跟踪;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特征点所执行的动作以及动作的时间信息;
形成单元,用于利用动作和动作的时间信息,形成姿态数据。
作为第二方面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判断模块包括:
识别单元,还用于识别特征点所对应的面部器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2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界面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用于呈现交互信息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