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片状晶稀土永磁铁氧体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3176.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5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卢杨成;赵国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文磁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6;H01F1/1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2210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片状 稀土 永磁 铁氧体 材料 方法 | ||
一种制造片状晶稀土永磁铁氧体材料的方法,属于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烧;步骤(2)粗破碎;步骤(3)球磨;步骤(4)成型;步骤(5)烧结;步骤(6)磨加工;步骤(7)检测包装入库。通过本发明制得的永磁铁氧体材料,成型流动性好,取向度高,磁性能参数有较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制造片状晶稀土永磁铁氧体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永磁铁氧体材料的产量已达到涉及产量的一半以上。磁性能指标已与领先世界的日本TDK公司水平同步,今后更多的是还要不断创新技术,降低消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通常永磁铁氧体预烧结经粗碎后,要采用滚动球磨机或砂磨机将其粉碎至1μm左右才进入成型,各向异性的永磁体在成型时获得磁场取向。球磨机对物料起到粉碎和均匀混合作用。随着滚动球磨球磨时间加长,不可避免地产生应力与缺陷,而在晶粒料的缺陷处,容易产生低临界场的反磁化核,球磨产生的位错易引起局部各向异性场降低。这些地方更易产生反磁化核,影响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片状晶稀土永磁铁氧体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造片状晶稀土永磁铁氧体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烧:将永磁铁氧体坯料在球磨机中进行初步球磨,球磨机中按照质量比,永磁铁氧体坯料:钢球:水=1:2:1.2;然后在富氧条件下经过微波预烧,微波频率为500~800MHz,微波烧结温度1000℃,微波处理时间为20~25min,生成永磁铁氧体预烧料;
步骤(2)粗破碎: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经过粗破碎,过筛,粒度在6~8μm;
步骤(3)球磨:按质量比为1:2.5:1.3的永磁铁氧体预烧料:钢球:水投入振动球磨机进行球磨,得到浆料;振动球磨机的振动频率为1000次/分钟,振幅为5mm;振磨一小时后测试粒度,当粒度达到1μm时,就可以出料供成型使用;
步骤(4)成型:将浆料进行脱水处理,之后在压力为20MPa 的条件下压制成型,同时添加5000-8000A/m 的取向磁场,得到成型坯;
步骤(5)烧结,将成型坯在富氧条件下进行微波烧结,升温至1100℃,保温3小时,随后冷却;
步骤(6)磨加工,达到使用尺寸要求;
步骤(7)检测包装入库。
步骤(1)中,所述永磁铁氧体坯料由SrCO3、Fe2O3和Sm2O3组成,按照相对摩尔比,SrCO3:Fe2O3:Sm2O3=9:56:1。
步骤(3)中,钢球按照重量比为60%的φ6 mm钢球和40%的φ3 mm钢球混合,第一阶段保持转速为80rpm,球磨10 小时;第二阶段保持转速为60rpm,球磨6小时;第三阶段保持转速为50rpm,球磨6 小时,完成球磨。
步骤(5)中,加热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成型坯升温至360℃,保温3小时;第二阶段:将成型坯继续升温至760℃,保温3小时;第三阶段:将成型坯继续升温至1100℃,保温3小时;烧结过程中三个阶段的升温速度均保持在80℃/小时以下;随后进行冷却,冷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510℃/h 的冷却速度将烧结后的成型坯冷却到925℃,第二阶段,接着通过自然冷却将成型体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永磁铁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文磁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文磁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3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铋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锑样中微量铋含量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