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抗体检测三唑磷残留的ELISA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3421.X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7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许艇;王楷;刘志平;林优优;李季;布鲁斯·杜普里·哈莫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44 | 分类号: | C07K16/44;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黄爽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抗体 检测 三唑磷 残留 elisa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纳米抗体检测三唑磷残留的ELISA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盒体、设在盒体内的酶标板以及试剂;其中,酶标板的每个孔包被有三唑磷包被抗原,所述试剂包括抗三唑磷纳米抗体、三唑磷标准溶液、酶标记的二抗、缓冲液PBS、洗涤液PBST、底物液、显色液和反应终止液等。检测过程中,酶标板孔壁上吸附的包被抗原和待测三唑磷相互竞争与抗体反应,通过显色反应观察结果。检测过程中,酶标板孔壁上吸附的包被抗原和待测三唑磷相互竞争与抗体反应,通过显色反应观察结果。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准确灵敏地检测水、蔬菜中三唑磷残留,样品的前处理过程简单,耗时少,能同时检测大量的样品,样品检测成本远低于传统的仪器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及ELISA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纳米抗体检测三唑磷残留的ELISA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三唑磷(Triazophos)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对危害粮、棉、油、果蔬、茶叶等主要农作物的害虫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三唑磷对鱼类、蜜蜂、家蚕毒性较大,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中等,其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大量乙酰胆碱蓄积在神经效应器接点处,发生毒蕈碱样、烟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在甲胺磷、对硫磷等高毒有机磷杀虫剂被限制或禁止使用之后,三唑磷的使用量近年来迅速增加,由于半衰期较长、易残留,环境和食品中残留超标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因此,加强三唑磷残留的检测,对于科学合理地使用三唑磷,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增强我国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报道的三唑磷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色谱-质谱联用(GC/LC-MS)。运用这些方法需要专业化的实验室、专用仪器设备及专业操作人员,样品前处理复杂,分析成本高,难以满足大量样本现场快速监测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的免疫分析技术已被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和环境监测,具有简便快速、廉价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
基于常规抗体(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三唑磷残留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稳定性相对较低,本发明以抗三唑磷纳米抗体为基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其热稳定性均优于多克隆抗体免疫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农药残留仪器分析方法成本高、前处理复杂、特异性差、灵敏度低和难以实验现场检测等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确度、操作方法简单,并能用于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的,分析三唑磷残留的ELISA检测试剂盒。适用于水、蔬菜等样品中三唑磷残留的快速测定。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条用于构建驼科动物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文库的C端通用PCR引物,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继而本发明提供提供一种抗三唑磷纳米抗体,所述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例如,将SEQ ID NO:1所示序列去掉末端6个组氨酸标签后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抗三唑磷纳米抗体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利用化学反应合成三唑磷的半抗原O-乙基-O-3-(1-苯基-1,2,4-三唑基)-N-(3-羧甲基)硫代磷酰胺酯,将半抗原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实验动物骆驼,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RNA,经反转录及巢式PCR,克隆出纳米抗体重链(VHH)基因片段,通过酶切连接,将基因片段克隆至噬菌粒载体,高效电转化至大肠杆菌,经辅助噬菌体拯救,构建得到噬菌体纳米抗体库,筛选出特异的三唑磷噬菌体纳米抗体,将其表达纯化,得到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抗三唑磷纳米抗体。制备的纳米抗体分子小,可溶性强,耐高温,易纯化,易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3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