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蔽型直流接地极与换流站接地网共址的接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3896.9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4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阮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直流 接地 换流 网共址 接地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蔽型直流接地极与换流站接地网共址的接地系统,包括围设于所述换流站接地网10外的直流屏蔽极2以及围设于所述直流屏蔽极2外的直流接地极1;所述直流接地极1用来将直流电流接地;所述直流接地极1输出的直流电流流入所述直流屏蔽极2,从而阻止所述直流电流流经所述换流站接地网10。本发明采用独特的电流屏蔽结构设计,使直流接地极和换流站接地网可安全共处一址,免去传统直流接地极从换流站外引至数十公里的线路及极址征地要求,结构紧凑。避免了直流电流流经换流站接地网所造成的腐蚀破坏,以及避免了在换流站接地网中形成电位差造成的对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型直流接地极与换流站接地网共址的接地系统。
背景技术
直流输电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方式是其特殊的运行方式。由于直流电流对土壤中的金属具有极强的电解腐蚀作用,为避免直流电流流经并腐蚀换流站接地网,需在离换流站数十公里外单独安装一个直流接地极。这需要数十公里的线路和数百米直径的直流接地极征地,费用昂贵、维护不便。
更重要的是,我国工业发展迅速,电网覆盖密度越来越高,各类工业和民用地下管网也越来越多,适合直流接地极安装的空间越来越小,征地十分困难,影响我国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因此,如何在避免直流电流对换流站接地网的腐蚀的前提下,实现直流接地极与换流站接地网共处同一地址,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型直流接地极与换流站接地网共址的接地系统,以使直流接地极和换流站接地网共处一址,免去传统直流接地极从换流站外引至数十公里的线路及极址征地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屏蔽型直流接地极与换流站接地网共址的接地系统,包括围设于所述换流站接地网(10)外的直流屏蔽极(2)以及围设于所述直流屏蔽极(2)外的直流接地极(1);所述直流接地极(1)用来将直流电流接地;所述直流接地极(1)输出的直流电流流入所述直流屏蔽极(2),从而阻止所述直流电流流经所述换流站接地网(10)。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屏蔽极(2)包括围设于所述换流站接地网(10)外的导电屏蔽环(7)和均匀布设于所述导电屏蔽环(7)上、且与所述导电屏蔽环(7)电连接的若干导电屏蔽体(8);所述导电屏蔽环(7)水平布设于地下;所述导电屏蔽体(8)用来将所述直流接地极(1)输出的直流电流引入所述导电屏蔽环(7)。
所述导电屏蔽环(7)为圆环、椭圆环或多边形环。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屏蔽体(8)为抗电解腐蚀的接地材料,如石墨基柔性接地体。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接地极(1)包括围设于所述直流屏蔽极(2)外的导电散流环(3)和均匀布设于所述导电散流环(3)上的若干引流接头(5),所述导电散流环(3)水平布设于地下,所述引流接头(5)的数量使得所述导电散流环(3)为等势体。
所述导电散流环(3)为圆环、椭圆环或多边形环。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接地极(1)还包括均匀布设于所述导电散流环(3)上、且与所述导电散流环(3)电连接的若干导电散流体(4);所述导电散流体(4)用来将所述导电散流环(3)中的直流电流引入大地。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散流体(4)为抗电解腐蚀的接地材料,如石墨基柔性接地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屏蔽型直流接地极与换流站接地网共址的接地系统采用了独特的电流屏蔽结构设计,使直流接地极和换流站接地网可安全共处一址,免去传统直流接地极从换流站外引至数十公里的线路及极址征地要求,结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38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一种用于吊车的可拆卸接地装置实现的接地方法
- 下一篇:接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