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氢吡啶并[4,5-]噻吩并[2,3-]嘧啶-4(3)-酮类化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44518.2 申请日: 2017-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7362166B 公开(公告)日: 2020-07-17
发明(设计)人: 左之利;李雅萍;张树群;杨静;张利;刘兴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四川理工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1/519 分类号: A61K31/519;C07D495/12;A61P35/00;A61P35/02
代理公司: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代理人: 旃习涵
地址: 650201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吡啶 噻吩 嘧啶 酮类 化合物 制药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以四氢吡啶并[4,5‑]噻吩并[2,3‑]嘧啶‑4(3)‑酮类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Wee1小分子抑制剂中的应用。Wee1激酶作为肿瘤治疗的候选药物靶点,其抑制剂联合某些化疗药物可增强其抗肿瘤活性。至今,仅有1个Wee1小分子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经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对五种不同的肿瘤细胞株均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能用于开发新的Wee1小分子抑制剂,为肿瘤治疗领域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四氢吡啶并[4,5-]噻吩并[2,3-]嘧啶-4(3)-酮类化合物,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抑制Wee1激酶过度表达的抗癌药物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可作为研制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背景技术

Wee1蛋白激酶首先在裂殖酵母细胞中发现,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高度保守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它是一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或G2/M期被激活。它能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的磷酸化状态,从而调节CDK1与细胞周期蛋白B(cyclinB)复合物的活性从而实现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且对DNA损伤检查点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Wee1蛋白激酶通过3个细胞检查点的作用调控有丝分裂,即细胞G2/M期检查点、细胞大小检查点和细胞DNA损伤检查点。研究显示,在多类恶性肿瘤细胞中都检测到Wee1激酶存在过表达,表明了Wee1激酶是癌症治疗的一个候选靶点。

目前,基于Wee1激酶的抑制剂主要有三种,分别是MK-1775,PD0407824,PD0166285。其中MK-1775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卵巢癌,目前处于临床Ⅱ期研究阶段,而PD0166285和PD0407824抑制剂还未在患者中进行实验。Wee1抑制剂通过抑制Wee1的活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使得肿瘤细胞从S期或G2期提前进入M期,不能完成DNA的合成和修复,表现为细胞组蛋白合成异常,二极纺锤体形成障碍,染色体分散存在,最终退出有丝分裂,引发细胞调亡,称作“有丝分裂灾难”。Wee1的一些抑制剂已应用到临床阶段,在抗肿瘤治疗中初步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Wee1激酶抑制剂与DNA抑制药物的联合使用很可能是对抗癌症的一种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因此,发现更高效,特异性更强的Wee1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寻找更高效,特异性强的Wee1小分子抑制剂。目前,在癌症治疗中,未见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

目前,现有技术中未见有关于四氢吡啶并[4,5-]噻吩并[2,3-]嘧啶-4(3)-酮类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报道,也没有该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Wee1激酶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四氢吡啶并[4,5-]噻吩并[2,3-]嘧啶-4(3)-酮类化合物(1),含有治疗癌症有效量的化合物1及药用载体或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化合物1及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1或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Wee1激酶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下述结构式所示的四氢吡啶并[4,5-]噻吩并[2,3-]嘧啶-4(3)-酮类化合物(1)或其药用盐,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化合物四氢吡啶并[4,5-]噻吩并[2,3-]嘧啶-4(3)-酮类(1)的药用盐为盐酸盐、氢溴酸盐、硝酸盐、甲磺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琥珀酸盐、苹果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对甲苯磺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乙二酸盐、三氟乙酸盐、三氟甲磺酸盐。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化合物四氢吡啶并[4,5-]噻吩并[2,3-]嘧啶-4(3)-酮类化合物(1)或其药用盐在制备Wee1激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四川理工学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4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