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完全限位的充电端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4787.9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辉;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泰德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87;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全 限位 充电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易的完全限位的充电端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所使用的充电接口的端子是:公端插针1,母端插孔3,母端插孔3内的簧片与插针2接触。缺点:母端端子内的簧片与插针接触,但插针在插孔内没缺少径向的限位,当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内长时间使用时,由于充电枪自身的重力会导致簧片无法弹起,接触电阻变大,时间长会导致充电口与充电枪烧毁。原因: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内时,第一端子1与第二端子2配合,第二端子2与簧片3接触,由于充电枪自身的重力端子3会向上翘,长时间压迫簧片3,会导致簧片3失效,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端子的接触电阻变大,温升过高,严重会导致充电口充电枪烧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完全限位的充电端子。
一种完全限位的充电端子,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内时,第一端子1与第二端子2配合,第二端子2与簧片3接触(图2-4),其中簧片3向内部突出形成有腰部结构,在第二端子2前端的外侧具有与腰部结构形状适配的凹槽,当第一端子1与第二端子2对插到位时(图4),第一端子1通过簧片3腰部结构的外形卡住第二端子2前端的凹槽,从而对第二端子2进行固定,如图5所示,第二端子2上凹槽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子1内部簧片3两侧的开孔紧密配合,形成第一端子1对第二端子2端部和中部的完全限位,因此,第二端子2在公差范围内无论如何晃动均不会压迫簧片3,簧片3一直在可允许变形的范围内,保证端子接触可靠,进而保证整个充电口充电枪长时间使用,降低充电口充电枪烧毁的风险。
进一步地,腰部结构为波浪形。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充电端子通过在母端端子上增加对公端端子的限位,避免插针长时间压迫簧片(簧片也可采用弹簧结构),从而改善端子的插拔寿命及整个充电口充电枪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市场已有的充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外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完全限位的充电端子,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内时,第一端子1与第二端子2配合,第二端子2与簧片3接触(图2-4),其中簧片3向内部突出形成有腰部结构,优选的,腰部结构为波浪形,在第二端子2前端的外侧具有与腰部结构形状适配的凹槽,当第一端子1与第二端子2对插到位时(图4),第一端子1通过簧片3腰部结构的外形卡住第二端子2前端的凹槽,从而对第二端子2进行固定(图5),如图5所示,第二端子2上凹槽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子1内部簧片3两侧的开孔紧密配合,形成第一端子1对第二端子2端部和中部的完全限位,因此,第二端子2在公差范围内无论如何晃动均不会压迫簧片3,簧片3一直在可允许变形的范围内,保证端子接触可靠,进而保证整个充电口充电枪长时间使用,降低充电口充电枪烧毁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泰德连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泰德连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4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适用于串珠状溶洞地层的多墩柱桥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