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器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5030.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韩琴;任一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汝州市荣华汝瓷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C04B26/2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6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器 型满釉 瓷器 一次 成型 满釉支烧 方法 | ||
一种小器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所述方法中涉及的小器型瓷器的底部中心处均篆刻有印章,所述满釉支烧方法为:将瓷器的表面除印章外的部分均匀浸满釉料,以印章作为支撑点,通过一支撑座作为支撑,将浸满釉料的瓷器连同支撑座一同入窑支烧即可,其中,所述支撑座为一大小与瓷器相匹配用于支撑瓷器的座板,所述座板顶部中心设置有与印章相匹配的梯形支撑凸部。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实用,能够一次成型烧制出小器型满釉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瓷器支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器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为了烧制出完美的瓷器,瓷器表面釉料的成型极为关键,其中,烧制难度最高,且最具完美的代表性瓷器便是满釉瓷器。
所谓满釉瓷器,即是瓷器裸露在外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全部铺满釉层,这类瓷器之所以烧制难度最高,主要是因为在入窑烧制前,需要将浸满釉料的陶瓷支撑放置,而一旦陶瓷有支撑点,必然导致陶瓷表面支撑部位无法实现满釉,因此烧制出的瓷器也就称不上完整意义上的满釉瓷器。目前本领域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满釉支烧,满釉支烧瓷器在晚唐开始烧造的。因为釉在高温时候熔融,经化学变化后变成硬度高的半透明玻璃质物质,如果挂满釉直接入窑烧制,一定会使器皿粘在窑里,造成无法拿取下来,所以以前的器皿底部是不挂釉的。后来人们为了使底部挂满釉,就发明了支钉以便解决这一问题。釉也粘支钉,但是支钉毕竟面积小,待出窑之后,用东西敲下去就行了,所以底部满釉的器皿通常会有支钉痕迹。由于钉子的尖端与瓷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极小,且一般又是在瓷器的底部,不易被人察觉,因此,这类瓷器也就逐渐被称之为“满釉瓷器”,但实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满釉瓷器。为了实现完整的满釉,以将支钉痕迹掩盖。但反复烧制成本极高,且成品率极低。纵观本领域现有技术,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一次即烧制出完整意义上的满釉瓷器,因此,如何一次烧制完整的满釉瓷器能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烧制出完整的满釉瓷器,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小器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器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所述方法中涉及的小器型瓷器的底部中心处均篆刻有印章,所述满釉支烧方法为:将瓷器的表面除印章外的部分均匀浸满釉料,以印章作为支撑点,通过一支撑座作为支撑,将浸满釉料的瓷器连同支撑座一同入窑支烧即可,其中,所述支撑座为一大小与瓷器相匹配用于支撑瓷器的座板,所述座板顶部中心设置有与印章相匹配的梯形支撑凸部。
本发明中,所述梯形支撑凸部顶端与瓷器的印章之间还涂覆有粘合剂。
作为优选的,所述梯形支撑凸部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填装涂覆粘合剂的弧形凹腔。
本发明中,所述粘合剂以淀粉为主料,在淀粉中依次加入占其重量20-30%的拟薄水铝石粉、20-40%的铝粉和90-110%的水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其中,所述淀粉为白面粉、玉米面粉、绿豆粉或高梁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拟薄水铝石粉和铝粉的粒径为80-120目。
作为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中还含有占淀粉总重量3-5%的粒径在80-120目的蒙脱石粉。
作为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中还含有占淀粉总重量1-3%的水铝英石。
本发明中所述的小器型瓷器,是指生活中常用的以茶用器具为主的瓷器,另外还包括与茶用器具大小相近的其他生活用或观赏用瓷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汝州市荣华汝瓷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汝州市荣华汝瓷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