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45052.8 申请日: 2017-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7216037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9
发明(设计)人: 韩琴;任一昊 申请(专利权)人: 汝州市荣华汝瓷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3C8/00 分类号: C03C8/00;C04B41/86;C04B33/00;C04B26/28
代理公司: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代理人: 罗民健
地址: 4675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型 瓷器 一次 成型 满釉支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瓷器支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为了烧制出完美的瓷器,瓷器表面釉料的成型极为关键,其中,烧制难度最高,且最具完美的代表性瓷器便是满釉瓷器。

所谓满釉瓷器,即是瓷器裸露在外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全部铺满釉层,这类瓷器之所以烧制难度最高,主要是因为在入窑烧制前,需要将浸满釉料的陶瓷支撑放置,而一旦陶瓷有支撑点,必然导致陶瓷表面支撑部位无法实现满釉,因此烧制出的瓷器也就称不上完整意义上的满釉瓷器。目前本领域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满釉支烧,满釉支烧瓷器在晚唐开始烧造的。因为釉在高温时候熔融,经化学变化后变成硬度高的半透明玻璃质物质,如果挂满釉直接入窑烧制,一定会使器皿粘在窑里,造成无法拿取下来,所以以前的器皿底部是不挂釉的。后来人们为了使底部挂满釉,就发明了支钉以便解决这一问题。釉也粘支钉,但是支钉毕竟面积小,待出窑之后,用东西敲下去就行了,所以底部满釉的器皿通常会有支钉痕迹。由于钉子的尖端与瓷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极小,且一般又是在瓷器的底部,不易被人察觉,因此,这类瓷器也就逐渐被称之为“满釉瓷器”,但实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满釉瓷器。为了实现完整的满釉,只能进行二次或者多次烧制,以将支钉痕迹掩盖。但反复烧制成本极高,且成品率极低。纵观本领域现有技术,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一次即烧制出完整意义上的满釉瓷器,因此,如何一次烧制完整的满釉瓷器能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烧制出完整的满釉瓷器,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大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所述方法中涉及的大型瓷器的底座上紧靠底座内周篆刻有圆周花纹,所述圆周花纹呈圆环型结构,圆周花纹的外周与内周均篆刻有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凸棱,外周和内周的凸棱之间为花纹,且外周和内周的凸棱所在的水平面不低于花纹所在的水平面,所述满釉支烧方法为:将瓷器的表面除圆周花纹外的部分均匀浸满釉料,以圆周花纹上外周和内周的凸棱作为圆周支撑面,通过一支撑座作为支撑,将浸满釉料的瓷器连同支撑座一同入窑支烧即可,其中,所述支撑座为一用于支撑瓷器的座板,所述座板顶部设置有与圆周花纹相匹配的圆周支撑环,且所述圆周支撑环顶端支撑面与瓷器的圆周花纹之间还涂覆有粘合剂。

本发明中,所述圆周支撑环顶端支撑面的宽度大于圆周花纹上外周和内周的凸棱之间的宽度。

本发明中,所述粘合剂以淀粉为主料,在淀粉中依次加入占其重量20-30%的霞石粉、20-40%的铝粉、3-5%的水铝英石和90-110%的水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其中,所述淀粉为白面粉、玉米面粉、绿豆粉或高梁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霞石粉和铝粉的粒径为80-120目,水铝英石的颗粒不大于0.5mm。

作为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中还含有占淀粉总重量3-5%的粒径在80-120目的蒙脱石粉。

作为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中还含有占淀粉总重量1-3%的粒径在80-120目的明矾石粉。

本发明中所述的大型瓷器,是指生活中常用的以日用水杯类、盆类、碗类为主的瓷器,另外还包括与上述几类瓷器大小相近的其他生活用或观赏用瓷器以及更为大型的罐类、瓶类瓷器。

在现有的瓷器中,为了突出表现瓷器的特点,以及提高瓷器的辨识度与宣传度或知名度,一般会在瓷器烧制前,除了在瓷器的底部篆刻上工艺大师的印章外,还会围绕印章周围,紧靠瓷器底座的内周篆刻一圈装饰的花纹,该圆周花纹与印章色调一致,以便于与印章相互装饰,实现工艺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汝州市荣华汝瓷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汝州市荣华汝瓷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