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6163.0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5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佳;颜红方;李荣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8 | 分类号: | H04B7/08;H04B7/0404;H04B17/23;H04L1/00;H04L47/2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控制 方法 模块 | ||
一种多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模块,包括:由无线传送装置传送无线封包至多天线装置的复数个天线;多天线装置的效能优化单元依序地选择复数个天线中的其中一个天线连接多天线装置的无线芯片;效能优化单元选择与具有最大值的接收数据率对应的一个天线作为指定接收天线,选择与具有次大值的接收数据率对应的另一天线作为待命接收天线;效能优化单元在一传输周期内以指定接收天线接收无线封包,传输周期之中插入至少一测试区间段,在该测试区间段利用待命接收天线取代指定接收天线接收来自于无线封包。能在不必逐一迁就于诸如无线通讯标准及通讯协议之类的繁复规范的情况下以低的成本及多天线装置实现动态提升无线封包的接收数据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并且还涉及该多天线装置的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创造具有高速传输能力的无线网络与行动通讯设备(也称“移动通讯设备”,以下同)是相关产业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同时各种无线传输标准的演进对提高数据传输率(简称数据率〈data rate〉)起着持续推进作用,例如在现行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IEEE802.11标准中,从早期802.11a标准的最大原始数据传输率为54Mbps,演进到目前已广泛被使用的802.11ac标准已将单信道速率提高到至少500Mbps。在行动通讯方面,未来热门的第五代行动通讯系统(5G)其标准更是定义了1Gbps的惊人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目标。
然而,无线传输标准的制定不但需要具有足够运算处理能力的数字芯片执行信号编码与译码,更需要对应提升的射频电路配合足够频宽与高效率的天线(或天线系统)。实际上,无线产品供货商所能够提供的无线产品的实际数据传输率上限不仅受限于各种射频组件、模拟模块以及数字模块各自的效能限制,更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受限于的所有组件与模块硬件配合于软件算法的整合度。传统上,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由于无线数据传输率的增加或减少是由无线芯片(wireless chip)决定的,因而射频组件与天线组件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任何掌控权。但仅由无线芯片的角度寻找提升数据传输率的解决方案仍是有诸多限制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多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模块,利用在无线芯片外部以效能优化单元实现的多天线系统的算法取代传统上仅靠无线芯片分析讯号强度的方式而藉以使多天线装置实现动态提升无线封包的接收数据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多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一无线传送装置与所述多天线装置两者之间无线传输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无线传送装置传送无线封包至多天线装置的复数个天线;
多天线装置的效能优化单元依序地选择复数个天线中的其中一个天线连接多天线装置的一无线芯片,以依序地从所述无线芯片获得对应于所述复数个天线中的每一个天线的一接收数据率;
所述效能优化单元选择与具有最大值的所述接收数据率所对应的所述复数个天线中的其中一个天线作为一指定接收天线,且选择与具有次大值的所述接收数据率所对应的所述复数个天线中的另一个天线作为一待命接收天线;
所述效能优化单元在一传输周期内以所述指定接收天线接收来自于所述无线传送装置的无线封包,并且在所述传输周期之中插入至少一测试区间段,并在该测试区间段利用所述待命接收天线取代所述指定接收天线接收来自于所述无线传送装置的无线封包,其中所述测试区间段的时间长度短于所述的传输周期,且测试区间段的时间长度小于一无碍测试时间;以及
所述效能优化单元判断在所述测试区间段的所述接收数据率是否大于在所述传输周期内的所述接收数据率,且当在所述测试区间段的所述接收数据率大于在所述传输周期内的接收数据率时,所述效能优化单元将所述待命接收天线指定为更新后的所述指定接收天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效能优化单元依据所述多天线装置所接收的所述无线封包的流量状况以决定所述无碍测试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6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胶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涂覆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