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附着乌米的富硒米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6185.7 | 申请日: | 2017-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1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兰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宇玲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着 富硒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米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附着乌米的富硒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乌米营养十分丰富,尤其具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真菌多糖、膳食纤维、活性多糖和多种矿物质,如钾、铁、硒等;维生素如Va、B1、B2、B6、Vc等含量较高;尤其钙元素的含量达到25%以上,Vc含量达到60%以上,叶酸含量达到70%以上。(各种营养的含量是相对于什么所说的呢?)其中,硒元素经过科技手段的处理其吸收率可达到60%以上,具有抗癌和治疗癌症的作用。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证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全世界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我国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人口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很高,低硒或缺硒人群通过适量补硒不但能够预防肿瘤、肝病等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维护心、肝、肺、胃等重要器官正常功能,预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中国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粮食米面,如将乌米和硒元素同各种食用米有机结合后,食用米将大大提高营养价值,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结肠炎、糖尿病有促进作用。将乌米和硒元素同各种食用米有机结合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难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着乌米的富硒米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将乌米采集后加工成乌米粉,用蒸气锅高温蒸1小时;
(2)麦芽硒经溶解过滤后得到麦芽硒的提取液,把蒸后的乌米粉和麦芽硒的提取液按100∶4.5的重量比混合到一起;
(3)所述乌米粉和所述麦芽硒的提取液搅拌均匀成混合液后,加混合液的2.6倍体积的麦饭石水,得到处理液;
(4)将处理液装入喷雾器并朝着摊开的食用米喷出,呈雾状的处理液均匀落入食用米中;不停翻动食用米,确保完全得到处理;
(5)将处理后的食用米,通风曝干,最后进行抛光,以备食用。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乌米为生长期晚期的开口乌米。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乌米采集后在40℃以下烘干。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乌米粉为1200目以上。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麦芽硒为1200目以上。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麦芽硒提取液每千克的硒含量为420毫克以上。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麦饭石水为经过麦饭石过滤的水或天然麦饭石弱碱水。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处理液经过600目纳米膜食品级空气压缩过滤机过滤。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食用米为大米、小米、高粱米、玉米、黑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米。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食用米经所述处理液处理后,在容器中静置2-4小时,使附着物在食用米表面充分附着并进一步浸入米中。
采用本发明制得的附着乌米粉及硒元素的食用米均为免淘洗米,整个工艺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从原料质量入手,根据原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工艺,最大程度保留原料的营养价值;将乌米、硒元素、麦饭石的微量元素和食用米结合,食用米将大大提高营养价值,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结肠炎、糖尿病有促进作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维护心、肝、肺、胃等重要器官正常功能,长期食用,有益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附着乌米的富硒米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以东北地区种植的乌米为原料,以湖北土壤含硒量高且人工施肥富硒的麦芽硒为基础原料;
(1)选择生长期晚期的开口乌米,将乌米采集后加工成乌米粉,在40℃以下烘干,细研至1200目,用蒸气锅高温蒸1小时;
(2)麦芽硒研碎至1200目,经溶解过滤后得到麦芽硒的提取液,硒元素含量为420mg/kg,把蒸后的乌米粉和麦芽硒的提取液按100∶4.5的重量比混合到一起;
(3)所述乌米粉和所述麦芽硒的提取液搅拌均匀成混合液后,加混合液的2.6倍体积的麦饭石水,得到处理液;所述处理液用装有1200目纳米过滤膜的空气过滤机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宇玲,未经兰宇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6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鲊面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燕麦肉烧卖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