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和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6539.8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翔宇;武永在;孔巍;张巍;周少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E04G17/00;E04G17/065;E04G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防水 结构 模板 固定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结构墙体砌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以及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二次结构墙体砌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对于卫生间、洗衣机机位等有防水要求的用水较多的房间,要在砌筑墙体底部设置混凝土反坎,并且反坎高度不小于150mm。混凝土反坎需要支设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目前施工现场一般采用的反坎模板形式为木模板或铝合金定型模板。木模板的缺点是加工、安装、加固、拆除等工序复杂,周转次数较少,不利于节能环保。铝合金定型模板虽然安装、加固、拆除方便,周转次数多,但需根据每个工程、每个房间的墙体尺寸定制尺寸加工,因此只限于单个工程周转,在不同工程之间的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第一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以解决木模板或铝合金定型模板所存在的施工缺点。
本发明实现上述第一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其包括第一模板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模板固定卡、第二模板固定卡、间距调节板和调节螺栓;
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装置和第二模板固定装置互为镜像结构,二者均包括第一固定装置本体,第一固定装置本体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L字形;第一固定装置本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第一模板卡槽和第二模板卡槽;第一固定装置本体设置贯穿其内部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固定装置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间距调节板包括调节板本体,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条形的调节孔;间距调节板的一端与第一模板固定卡或第二模板固定卡之一固定连接;调节螺栓的一端与未连接间距调节板的第一模板固定卡或第二模板固定卡固定连接,用于调节第一模板固定卡或第二模板固定卡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进一步,所述间距调节板至少包括第一间距调节板和第二间距调节板;第一间距调节板和第二间距调节板相互间隔设置;第一间距调节板的一端与第一模板固定卡或第二模板固定卡之一固定连接,第二间距调节板的一端与第一模板固定卡或第二模板固定卡之一固定连接。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进一步,第一间距调节板的一端与第一模板固定卡固定连接,第二间距调节板的一端与第一模板固定卡固定连接;调节螺栓的一端与第二模板固定卡固定连接,用于调节第一模板固定卡或第二模板固定卡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进一步,还包括第二模板固定装置,第二模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装置本体,第二固定装置本体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L字形;第二固定装置本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第一模板卡槽和第二模板卡槽;第二固定装置本体设置贯穿其内部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装置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进一步,还包括第三模板固定装置,第三模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三固定装置本体,第三固定装置本体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矩形;第三固定装置本体的一个侧面设置模板卡槽,与第一侧面相邻的侧面设有条形的定位凸起;第三固定装置本体设置贯穿其内部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固定装置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进一步,还包括第四模板固定装置,第四模板固定装置包括第四固定装置本体,第四固定装置本体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正方形;第四固定装置本体的一个侧面设有条形的定位凸起,与所述侧面相邻的侧面也设有条形的定位凸起;第四固定装置本体设置贯穿其内部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延伸方向与第四固定装置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进一步,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孔的深度;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10mm~15mm。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建筑防水结构的模板固定系统,进一步,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装置、第二模板固定装置、第三模板固定装置、第四模板固定装置均为铝合金材质。
本发明实现上述第二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模板固定装置按照防水结构的墙体定位线摆放好;
步骤2,按照墙体宽度调节第一模板固定装置的宽度;
步骤3,使用电钻通过模板固定装置上的定位孔向混凝土板打眼;
步骤4,使用钢筋插入定位孔内将模板固定装置固定;
步骤5,模板固定装置固定完成后将配置好的模板插入模板卡槽内,完成反坎模板的支设,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6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