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失活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6635.2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7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少丹;王宝冬;马子然;马静;何发泉;刘子林;王红妍;李歌;林德海;孙琦;徐文强;李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8/60 | 分类号: | B01J38/60;B01J38/70;B01J38/64;B01J38/48;B01J38/02;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脱 催化剂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脱硝催化剂再生领域,公开了失活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1)将失活脱硝催化剂完成物理除灰后用预酸洗液进行第一浸泡,再进行第一鼓泡清洗;(2)将经步骤(1)清洗后的催化剂用氧化清洗液进行第二浸泡,再进行氧化超声清洗;(3)将经步骤(2)清洗后的催化剂用碱洗液进行第三浸泡,再进行超声碱洗并用水漂洗;(4)将经步骤(3)清洗后的催化剂用酸洗液进行超声酸洗,再进行第二鼓泡清洗;(5)将经步骤(4)清洗后的催化剂用浸渍液进行浸渍,然后干燥、煅烧,得到再生脱硝催化剂。采取分步进行化学清洗,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清除失活脱硝催化剂微孔中沉积的砷化合物,更有效地恢复失活脱硝催化剂的脱硝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硝催化剂的再生领域,具体涉及失活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脱硝催化剂是燃煤电站烟气脱硝技术的核心。在脱硝催化剂运行过程中,砷中毒是引起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将失活的脱硝催化剂进行再生恢复活性,可以达到催化剂循环利用,降低更换催化剂带来的成本的目的。
CN103894240A公开了一种砷中毒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步骤:(1)吹灰:利用2-8MPa、流量0.3-1.0m3/s的清洁干燥压缩空气吹扫失活的SCR脱硝催化剂,以除去表面的积灰,时间为10-30min;(2)浸渍:将步骤(1)处理后的催化剂置于由酸、强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偏钒酸铵、钼酸铵和去离子水组成的再生液中,超声辅助浸渍10-40min,超声功率为100-600W;(3)漂洗:将步骤(2)处理后的催化剂浸入流动的去离子水中漂洗5-20min;(4)干燥焙烧:将步骤(3)处理后的催化剂利用80-150℃热空气干燥1-3h,然后在350-450℃下始烧2-5h,再生过程结束。
CN104857998A公开了一种用于As中毒脱硝催化剂的高效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失活催化剂孔道利用铁丝和高压水枪清灰,清除表面和孔道残留的氧化硅、硫酸钙和有机残余杂质,常温干燥后待用;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到的干燥失活催化剂,置于pH为7-11的硝酸钙溶液或饱和石灰石溶液中超声0.5h,随后静置5h;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催化剂取出,在pH为2的稀硫酸溶液中浸泡清洗2h,溶解催化剂表面的砷酸钙及残留的钙离子,随后利用去离子水清洗3-4次去除表面残余的硫酸根,洗净的催化剂于110℃干燥,烘干后的催化剂于500℃在空气中煅烧4小时后得到再生催化剂。
CN105536886A公开了一种砷中毒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将除灰后的脱硝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通入100-10000h-l的合成气,在100-35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反应0.5-6h,继续通入合成气,并在350-5500℃条件下通入100-5000ppm的酸性气体进行还原酸化反应,反应5-3h后,即制得再生后的脱硝催化剂。
但是现有再生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或者对砷的清除不够彻底,无法去除微孔中残余的砷化合物,或者在工艺过程上对设备及生产条件要求苛刻,经济性上具有不合理性,不适用于电厂大规模模块化失活催化剂的清洗。因此需要提供能够清除失活催化剂上砷化合物的催化剂再生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再生脱硝催化剂清除砷化合物不够彻底的问题,提供了失活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去除失活的脱硝催化剂中微孔深处的砷沉积,提高再生催化剂脱硝率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失活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
(1)将失活脱硝催化剂完成物理除灰后用预酸洗液进行第一浸泡,再进行第一鼓泡清洗;
(2)将经步骤(1)清洗后的催化剂用氧化清洗液进行第二浸泡,再进行氧化超声清洗;
(3)将经步骤(2)清洗后的催化剂用碱洗液进行第三浸泡,再进行超声碱洗并用水漂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6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蜡催化剂中催化剂及蜡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尘实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