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印刷品的阶调值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8090.9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7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学;赵严;许文才;刘朝朋;刘士清;罗世永;陆宽;李心怡;朱炫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印刷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12 | 分类号: | G06F3/12;G06T7/90;G01N21/25 |
代理公司: | 11363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印刷品 调值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印刷品的阶调值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印刷品的承印物的第一明度值和所述目标印刷品中每一种单色油墨对应的印刷实地油墨的第二明度值;调取预设测控条,在所述预设测控条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印刷品中每一种单色油墨对应的目标色块,根据该目标色块,确定该种单色油墨对应的带有网点的单色油墨印刷品的第三明度值;根据所述第一明度值、所述第二明度值、所述第三明度值以及预设阶调值关系式,确定所述目标印刷品的阶调值。该方法对于CMYK四色油墨的印刷品和专色油墨的印刷品,均可以准确计算出阶调值,并且阶调值的计算过程更加简单,所计算得到的阶调值与人眼视觉感觉相一致,适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印刷品的阶调值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彩色印刷复制领域,通常用阶调值表达印刷到承印物上的墨量大小,是印刷质量控制的重要参数。同时,阶调值的变化又对应印刷品图像明暗或颜色深浅变化的视觉表现,对应印刷图像的层次变化。
传统印刷质量控制中,主要通过密度值计算印刷品的阶调值,通常使用戴维斯公式(Murray-Davies)或耶鲁-尼尔森公式(Yule-Nielson)进行印刷品的阶调值的计算。但是,随着数字化印刷技术的发展,在印刷过程中普遍采用色彩管理技术,通过已知印刷油墨样品的颜色值进行印刷颜色预测,通过色彩管理控制整个印刷流程的颜色传递和印刷品的颜色。而密度值是通过测量油墨吸收光的计算量,不能表达物体的颜色感觉,与目前普遍使用的CIE颜色系统不兼容,不能用于印刷品质量评价和计算色差,在色彩管理流程中也不能使用密度测量值进行颜色转换,即密度值不能在数字化印刷技术的色彩管理系统中使用。
为了适应目前的数字化印刷流程以及色彩管理的需要,在最新制定的印刷过程控制系列国际标准ISO 12647中,规定了用CIEXYZ三刺激值计算印刷品的阶调值,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不同原色的油墨,需要使用不同的三刺激值和不同的关系式进行计算,且对于专色油墨的印刷品,这种方法并不适用。
所以,现有的数字化印刷技术中使用的获取印刷品的阶调值的方法,计算过程较为繁琐,且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印刷品的阶调值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数字化印刷技术中使用的获取印刷品的阶调值的方法,计算过程较为繁琐,且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印刷品的阶调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印刷品的承印物的第一明度值和所述目标印刷品中每一种单色油墨对应的印刷实地油墨的第二明度值;调取预设测控条,在所述预设测控条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印刷品中每一种单色油墨对应的目标色块,根据该目标色块,确定该种单色油墨对应的带有网点的单色油墨印刷品的第三明度值;根据所述第一明度值、所述第二明度值、所述第三明度值以及预设阶调值关系式,确定所述目标印刷品的阶调值。
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明度值、所述第二明度值、所述第三明度值以及预设阶调值关系式,确定所述目标印刷品的阶调值的过程,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印刷品中每一种单色油墨对应的第一明度值、第二明度值、第三明度值以及下述预设阶调值关系式,确定该种单色油墨对应的阶调值;其中,α表示所述目标印刷品中任意一种单色油墨对应的阶调值,表示该种单色油墨对应的第一明度值,表示该种单色油墨对应的第二明度值,表示该种单色油墨对应的第三明度值。
进一步,调取预设测控条,在所述预设测控条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印刷品中每一种单色油墨对应的目标色块,根据该目标色块,确定该种单色油墨对应的带有网点的单色油墨印刷品的第三明度值的过程,具体包括:调取预设测控条,在所述预设测控条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印刷品中每一种单色油墨对应的目标色块,获取该目标色块的颜色值,将该颜色值的明度分量作为该种单色油墨对应的带有网点的单色油墨印刷品的第三明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印刷学院,未经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印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8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超导永磁双面悬浮输运系统
- 下一篇:座位多功能观光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