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份吸音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8431.2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9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皆晴;何卫军;李超;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运消音防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B32B19/04;B32B19/06;B32B19/08;B32B27/02;B32B27/06;B32B27/36;B32B3/24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43301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组份 吸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吸音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客户对于汽车吸音隔音、轻量化、舒适度等方面的也要求越来越高。传统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双组份吸音棉在汽车隔音、降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整车NVH性能。然而,PET聚酯纤维为化学合成纤维熔点高(250℃以上)、降解困难,使得传统PET/PP双组份吸音棉制品封边模具温度高。同时,PET/PP双组份吸音棉边角废料回收困难。
现有的汽车用消音毡棉,具有消音、防火、防震、隔热等,但是消音效果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防震和隔热效果也不是很好,硬度不够,因此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现有的车周围辐射较大,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组份吸音棉。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组份吸音棉,所述双组份吸音棉包括棉芯、密封边缘、贯穿孔、半圆凹槽和曲线凹槽,所述棉芯包括外表层、中表层、芯层、V型连孔和树状连孔,所述双组份吸音棉的中央主体部分设计为棉芯,所述棉芯的周边设计为密封边缘,所述棉芯的右下角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周边设置有密封边缘,所述双组分吸音棉的左下角设计有曲线凹槽,所述双组分吸音棉的右侧中下部边缘位置设计有半圆凹槽。
优选的,所述棉芯的层叠布置设计为外表层、中表层、芯层、中表层和外表层的依次从上到下的叠放。
优选的,所述外表层设计为无纺布层,无纺布层的厚度设计为1~2mm;所述中表层设计为聚炭酸酯纤维层,聚炭酸酯纤维层的厚度设计为3~5mm,纤维直径设计为15~45um。
优选的,所述芯层设计为矿山石棉纤维层,矿山石棉纤维层的厚度设计为3~5mm,纤维直径设计为15~45um。
优选的,所述中表层内部设置有V型连孔,V型连孔的直径设计为2~10um,单块的中表层内设置有5~8条V型连孔。
优选的,所述芯层内部设置有树状连孔,树状连孔的直径设计为2~10um,树状连孔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密封边缘的宽度设计为5mm,厚度设计为1~3mm。
优选的,所述双组份吸音棉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石棉矿颗粒放入到喷熔机内进行加热和喷丝,制备直径为15~45um的矿山石棉纤维,将矿山石棉纤维搭建含有树状连孔的芯层;
第二步:将聚碳酸酯颗粒放入到喷熔机内进行加热和喷丝,制备直径为15~45um的聚碳酸酯纤维,将聚炭酸酯纤维搭建含有V型连孔的中表层,并将中表层堆叠在芯层的上下两个端面;
第三步:在中表层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粘接上外表层的无纺布,使用折叠封刀模上的1mm厚的5片封边刀进行封边;
第四步:在设置切刀高度后,将经过封边后的双组份吸吸音棉使用切刀进行切刀工艺处理,得到完整的吸音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双组份吸音棉中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合理的原材料配比,所制得的双组份吸音棉质量轻,吸音效果和性能好,可装饰性强,加工方便,提升了加工的工作效率,使用绿色材质,降低了污染,提高了环保作用,便于吸音棉的回收利用,迎合了市场需要,优化了工艺设计和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组份吸音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组份吸音棉内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表层;2、中表层;3、芯层;4、V型连孔;5、树状连孔;7、双组分吸音棉;8、密封边缘;9、棉芯;10、贯穿孔;11、半圆凹槽;12、曲线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组份吸音棉,所述双组份吸音棉7包括棉芯9、密封边缘8、贯穿孔10、半圆凹槽11和曲线凹槽12,所述棉芯9包括外表层1、中表层2、芯层3、V型连孔4和树状连孔5,所述双组份吸音棉7的中央主体部分设计为棉芯9,所述棉芯9的周边设计为密封边缘8,所述棉芯9的右下角设置有贯穿孔10,所述贯穿孔10的周边设置有密封边缘8,所述双组分吸音棉7的左下角设计有曲线凹槽12,所述双组分吸音棉7的右侧中下部边缘位置设计有半圆凹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运消音防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运消音防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8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