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出安全壳内热量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8866.7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谭璞;芮旻;刘艳丽;张立德;帅剑云;张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4 | 分类号: | G21C15/14;G21C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杨波,郭方伟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出 安全 热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导出安全壳(5)内热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源(1)、换热装置(2)、输入管(3)以及输出管(4);
所述冷源(1)设置在所述安全壳(5)外提供制冷剂;
所述输入管(3)连接在所述冷源(1)和所述换热装置(2)之间,将所述冷源(1)的冷却剂向所述换热装置(2)输送;
所述换热装置(2)设置在安全壳(5)内,让流经的所述制冷剂吸收所述安全壳(5)内部的热量;
所述输出管(4)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2)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安全壳(5),将流过所述换热装置(2)的冷却剂向所述安全壳(5)外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出安全壳(5)内热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将所述冷源(1)的冷却剂向所述换热装置(2)输送的冷却泵(11),所述冷源(1)包括核动力装置的设备冷却水,所述冷却泵(11)为核动力装置的核级设备冷却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出安全壳(5)内热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1)还包括存储有冷却剂的冷却箱(12),所述冷却箱(12)内的冷却剂的液面不低于所述换热装置(2)与所述输入管(3)对应连接的接口的高度位置;
所述冷却箱(12)上设有与所述输入管(3)连接的出口(121),供所述冷却箱(12)内的冷却剂流到所述换热装置(2);
所述冷却箱(1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输出管(4)连接的入口(122),供流过所述换热装置(2)的冷却剂回流到所述冷却箱(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出安全壳(5)内热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3)包括输入主管(31)、以及分别与所述输入主管(31)连接的第一输入支管(32)、第二输入支管(33),所述第一输入支管(32)与所述冷却泵(11)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支管(33)与所述出口(121)连接;
所述输出管(4)包括输出主管(41)、以及分别与所述输出主管(41)连接的第一输出支管(42)、第二输出支管(43),所述第一输出支管(42)与所述冷却泵(11)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支管(43)与所述冷却箱(12)的入口(1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出安全壳(5)内热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支管(32)、第二输入支管(33)、第一输出支管(42)、第二输出支管(43)上分别设有控制对应管道开关的控制阀(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导出安全壳(5)内热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2)位于所述安全壳(5)内的上部空间。
7.一种导出安全壳(5)内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安全壳(5)内设置用于交换热量的换热装置(2);
冷源(1)从所述安全壳(5)外向所述换热装置(2)输送制冷剂,让流经所述换热装置(2)的所述制冷剂吸收所述安全壳(5)内部的热量;
将流过所述换热装置(2)的冷却剂向所述安全壳(5)外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出安全壳(5)内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1)包括用于将冷却剂向所述换热装置(2)输送的冷却泵(11),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所述冷却泵(11),让所述冷却泵(11)向所述换热装置(2)输送制冷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出安全壳(5)内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3)包括输入主管(31)、以及分别与所述输入主管(31)连接的第一输入支管(32),所述第一输入支管(32)与所述冷却泵(11)连接;
所述输出管(4)包括输出主管(41)、以及与所述输出主管(41)连接的第一输出支管(42),所述第一输出支管(42)与所述冷却泵(11)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支管(32)、第一输出支管(42)中至少一个上设有控制对应管道开关的控制阀(6),控制冷却剂在所述冷却泵(11)、换热装置(2)之间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88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