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置至少一个读取装置的通信模块的方法和通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9379.2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8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海因里希·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4L29/1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至少 一个 读取 装置 通信 模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至少一个RFID读取装置的通信模块的方法和一种通信模块。为了配置至少一个RFID读取装置的通信模块,该读取装置经由该通信模块连接到通信网上,至少一个RFID读取装置经由串行接口连接到通信模块上。在通信模块的配置存储器单元中存储至少包括通信网地址信息和设备类型信息的配置信息。在通信模块的配置存储器单元中存储的配置信息经由串行接口传输给至少一个RFID读取装置,并且在此存储在预设的配置存储器区域中。在替代通信模块应用的替代通信模块的设备启动时,在成功的有效性检查之后加载在RFID读取装置的预设的配置存储器区域中存储的配置信息,以用于配置替代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至少一个RFID读取装置的通信模块的方法和一种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在EP 2 546 777 B1中描述了用于寻址至少一个能无线访问的数据存储器的方法,其中,数据存储器的寻址在数据存储器和写入/读取装置之间借助于数据存储器的第一识别码在基于无线的数据交换中实现。在此,通过写入/读取装置给数据存储器的第一识别码分配有第二识别码。为了识别数据存储器,在具有工业自动化构件的写入/读取装置的有关该数据存储器的数据交换中分别应用第二识别码。由此,自动化构件能够应用缩短的识别码。此外,在此给出自动化构件和能无线访问的数据存储器之间的明确(eindeutig)的寻址。
DE 103 00 927 A1公开了具有多个参与者的网络,这些参与者经由至少一个用于交换数据的信道相互连接。参与者连接到网络上所用的网络插接器具有存储器,在其中存储用于参数化或者配置参与者的参与者特定的数据。在参与者再次投入运行时或在通过替代装置进行替换之后将参与者特定的数据从存储器传输到新连接的参与者中。
从WO2002/052791 A2中已知了用于配置网络内部的终端装置和网络构件的方法,其中,对于装置或构件的替换无需专业人员。操作者仅替换终端装置或者网络构件,并且将配置适配器插入到串行接口中,其中,给新插入的终端装置或者网络构件自动提供存储的配置供并且使其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配置RFID读取装置的通信模块的方法,该RFID读取装置在装置交换时能简单、快速和可靠地处理,并且给出合适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通信模块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以下给出。
相应于用于配置至少一个RFID读取装置的通信模块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中RFID读取装置经由该通信模块连接到通信网上,至少一个RFID读取装置经由串行接口连接到通信模块上。在通信模块的配置存储器单元中存储至少包括通信网地址信息和设备类型信息的配置信息。优选地,配置信息也包括通信模块的装置名称。通信网地址信息例如能够包括静态的IP地址或对于DHCPv4来说要应用的MAC地址。在通信模块的配置存储器单元中存储的配置信息经由串行接口传输给至少一个RFID读取装置,并且在此存储在预设的配置存储器区域中。优选地,配置信息也在其更新中经由串行接口传输给RFID读取装置并且在此存储在预设的配置存储器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在通信模块的设备启动时,加载在RFID读取装置的配置存储器单元中或配置存储器区域中存储的配置信息,以用于配置通信模块,确切地说取决于成功的有效性检查地进行。此外,在替代通信模块应用的替代通信模块的设备启动时,在成功的有效性检查之后加载在RFID读取装置的预设的配置存储器区域中存储的配置信息,以用于配置替代通信模块。特别地,在这样的装置替代中能够将通信模块的对于DHCPv4来说要应用的MAC地址传输到替代通信模块上。此外,在有效性检查中至少检查:通信模块和替代通信模块是否具有相同或兼容的设备类型。有利地,在设备类型不兼容的情况下不进行配置信息的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9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