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千斤顶与电液伺服作动器联合加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9463.4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惠蒙;王涛;朱尚毅;滕睿;高生;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12;G05D16/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千斤顶 伺服 作动器 联合 加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千斤顶与电液伺服作动器联合加载方法,属于建筑结构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部分加载试验如抗震性能评估试验、模拟试验中,经常需要大的加载力,如果不考虑千斤顶的情况下会需要很多的作动器加载,一方面占了过多的空间,不易控制,另一方面也增大了成本。而当使用千斤顶加载时由于单向加载的特性也不易控制,且其使用范围受限。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添加液压千斤顶提高液压伺服作动器加载能力的方法,其具有双向千斤顶协同作动器加载,操作简单,易控制,成本少等特点,完美解决了现在大型足尺结构试验中作动器加载吨位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的拉压式的千斤顶加载系统,又通过外环控制系统与作动器一起提供加载力,作动器加载能力不足时可用千斤顶弥补作动器加载吨位不足的问题,又可通过伺服控制器进行千斤顶拉压的控制,具有经济适用、简单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液压千斤顶与电液伺服作动器联合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千斤顶加载系统27、外环控制系统28、作动器加载系统29、反力系统30;
其中,千斤顶加载系统27由柱子1、横梁6、圆台形挂板7、长方体形挂板8、拉式千斤顶9、水平门式框架10、油缸11、油管12、伺服控制器13、传感器14、压式千斤顶25、活塞杆26构成;
外环控制系统28由AD/DA转换器16、上位机19、作动器4、作动器控制器23构成;
作动器加载系统29由作动器4、圆台形挂板7构成;
反力系统30由反力墙3、强力地板24构成;
拉式千斤顶9与压式千斤顶25左右对称放置于柱子1两侧,并通过活塞杆26与传感器14相连,从而作用于同一水平门式框架10,并作用于圆台形挂板7上。而柱子1上下两端与横梁6接触,横梁6与长方体形挂板8接触。由油缸11供油的伺服控制器13控制拉式千斤顶9与压式千斤顶25的加载,形成千斤顶加载系统27;拉式千斤顶9与压式千斤顶25上的力反馈15给AD/DA转换器16,并数值反馈18给上位机19,由上位机19计算后输出数值命令17给AD/DA转换器16,再输出模拟命令20给作动器控制器23,由此构成外环控制系统28;作动器控制器23收到命令后输出作动器模拟命令22给作动器4,作动器4加载的同时将控制量21反馈给作动器控制器23;千斤顶加载系统27通过长方体形挂板8与反力墙3接触,试验体2作用于强力地板24,构成反力系统30。
本发明的液压千斤顶与电液伺服作动器联合加载方法由千斤顶加载系统27、外环控制系统28、作动器加载系统29、反力系统等构成30,具有千斤顶可拉压控制,系统反馈控制作动器加载等多重功能,弥补了作动器加载能力不足以及千斤顶单向加载的缺点,且造价低,施工简便,可适用于各种大量程的试验加载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液压千斤顶与电液伺服作动器联合加载方法示例的剖立面示意图;
图2是液压千斤顶与电液伺服作动器联合加载方法示例一层俯视图;
图3是液压千斤顶与电液伺服作动器联合加载方法示例二层俯视图;
图4是液压千斤顶与电液伺服作动器联合加载方法示例局部示意图;
图中:1-柱子、2-试验体、3-反力墙、4-作动器、5-抱梁、6-横梁、7-圆台形挂板、8-长方体形挂板、9-压式千斤顶、10-水平门式框架、11-油缸、12-油管、13-伺服控制器、14-传感器、15-千斤顶力反馈、16-AD/DA转换器、17-数值命令、18-数值反馈、19-上位机、20-模拟命令、21-控制量、22-作动器模拟命令、23-作动器控制器、24-强力地板、25-拉式千斤顶、26-活塞杆、27-千斤顶加载系统、28、外环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9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压力试验装置
- 下一篇:库水位变动带岸坡变形破坏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