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排沙渠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0039.1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肖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渠道 | ||
1.一种联合排沙渠道,包括进水渠和出水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渠位置设有磁化器以便磁化进水渠内的水流,在所述进水渠和出水渠之间设有两个弯道,在第一个弯道内设有一块水平的穿孔板和一块弧形的导流板,所述穿孔板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在此弯道的内侧墙的底部位置开设一条窄缝,在所述窄缝的下游设有一个输沙廊道和一个旋流池,所述输沙廊道位于所述窄缝的斜下方,所述旋流池主要由池体、排沙底孔、溢流堰口、悬板、旋涡控制柱和回水渠所组成,所述排沙底孔位于池体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悬板呈不规则圆环形,悬板的外边界与池体相连接,所述旋涡控制柱主要由若干个位于排沙底孔四周的柱体所构成,所述溢流堰口的高度与悬板的高度齐平,溢流堰口下游连接一个回水渠,在第二个弯道内设有直线型的导沙坎,在此弯道的内侧墙的底部位置开设扁平型的排沙口,在所述排沙口的下游设有排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合排沙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弯道的圆心角均为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合排沙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弯道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个弯道半径的1.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合排沙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窄缝的圆心角为150°,所述窄缝的高度为弯道宽度的0.01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合排沙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池的池体底部是水平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00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避免缆绳扯断的隐藏式系缆桩
- 下一篇:一种含有翼型消能板的泥石流排导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