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校验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1835.7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9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缪志鹏;余荣;康嘉文;张浩川;黄旭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W4/38;H04W12/02;H04W12/06;H04W1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 校验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和/或家居设备状态的感测数据,经处理后上传至所述数据转发器;
所述数据转发器在接收到处理后的所述感测数据后,转发至所述数据校验网络;
所述数据校验网络中的多个数据校验节点负责对所述数据转发器转发的所述感测数据进行校验并保存;各所述数据校验节点为区块链节点,多个所述数据校验节点组成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在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和/或家居设备状态的感测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认证中心对所述数据转发器、所述无线传感节点和所述数据校验节点进行授权认证;
所述无线传感节点在通过认证中心的授权认证后成为合法无线传感节点,并获取唯一的无线传感节点数字证书和对称密钥;
所述数据转发器在通过认证中心的授权认证后,获取唯一的数据转发器数字证书和对称密钥;
所述数据校验节点在通过认证中心的授权认证后成为合法数据校验节点,并获取唯一的公钥、私钥、数据校验节点数字证书和对称密钥;所述公钥,用于通过所述数据转发器向所述数据校验网络和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播;所述私钥,用于通过人为在所述数据校验节点间共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数据转发器在接收接入互联网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指令数据后,转发至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
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根据所述指令数据,执行相应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和/或家居设备状态的感测数据,经处理后上传至所述数据转发器,具体包括: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和/或家居设备状态的感测数据后,用所述数据校验节点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并附上所述认证中心颁发的无线传感节点数字证书;
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一消息摘要,并封装成第一封装数据;
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加密后,通过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单跳或多跳传输,上传至所述数据转发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发器在接收到处理后的所述感测数据后,转发至所述数据校验网络,具体包括:
所述数据转发器接收到加密后的所述第一封装数据后,解密数据包,并附上所述认证中心颁发的数据转发器数字证书;
将解密后的数据连同所述数据转发器数字证书封装成第二封装数据;
使用所述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加密后,采用广播的形式转发至所述数据校验网络的数据校验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校验网络中的多个数据校验节点负责对所述数据转发器转发的所述感测数据进行校验并保存,具体包括:
所述数据校验网络的多个数据校验节点在接收到加密后的所述第二封装数据后,解密数据包,验证所述数据转发器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若无效,直接舍弃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若有效,接着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二消息摘要;
将所述第一消息摘要和所述第二消息摘要进行比较;
若不相同,直接舍弃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若相同,则验证出所述第二封装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
验证所述无线传感节点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若无效,则将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舍弃;若有效,则通过校验,认为所述第二封装数据的来源合法且未被篡改,并将所述加密数据保存在区块主体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18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