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针对BL/CE用户终端发送或接收多播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1862.4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3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朴奎镇;崔宇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KT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小衡;任庆威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针对 bl ce 用户 终端 发送 接收 控制 信道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针对带宽降低的低复杂性/覆盖增强(BL/CE)终端或NB‑IoT终端支持单小区点到多点(SC‑PTM)的方法,其是用于在3GPP LTE/LTE‑A系统中定义的机器类型通信(MTC)应用。特别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针对单小区群组终端分配用于发送作为多播数据信息的SC‑MTCH的PDSCH的资源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来自2016年8月12日和2017年6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6-0103184和10-2017-0080610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被出于一起目的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如同在本文中全面描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针对在3GPP LTE/高级LTE系统中定义的机器类型通信(MTC)应用的支持用于带宽降低低复杂性/覆盖增强(BL/CE)终端的单小区点到多点(SC-PLM)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版本12/13中,已将带宽降低的低复杂性(BL)终端技术和覆盖增强(CE)终端技术标准化。低复杂性(LC)终端表示以具有低利润、低速度以及低等待时间灵敏度的低端应用为目标的终端,诸如某些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LC终端与其它种类的终端相比具有降低的Tx和Rx能力。BL终端在具有与在1.4MHz LTE系统中可用的最大信道带宽相对应的6PRB的有限信道带宽的LTE系统波段中操作。CE终端需要增强的覆盖功能以连接至小区。
在3GPP版本13中,已将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标准化。其方面是指定用于蜂窝IoT的无线访问,并且包括改善的室内覆盖度、对大规模低速终端的支持、低等待时间敏感性、非常低的终端成本、低功耗以及优化网络架构。
在版本13中,已经为BL/CE终端或NB-IoT终端提供用于使得3GPP系统能够快速地渗入低成本IoT市场的功能。因此,提供给提供移动宽带服务的一般LTE终端的某些功能未被提供给BL/CE终端或NB-IoT终端。
例如,提供给一般LTE终端的多播传输(MBMS服务或SC-PTM传输)未被提供给版本13 BL/CE终端或版本13 NB-IoT终端。因此,在版本13中不存在支持BL/CE终端或NB-IoT终端的多播传输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施例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配置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的方法,其能够支持用于BL/CE终端的多播数据信道传输。
在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带宽降低的低复杂性/覆盖增强(BL/CE)终端接收多播数据信道(SC-MTCH)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关于被单独地配置成从基站接收用于多播数据信道的调度控制信息的MPDCCH搜索空间的配置信息;通过基于所述配置信息配置的MPDCCH搜索空间来接收用于多播数据信道的调度控制信息;以及基于调度控制信息来接收多播控制信道。
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BL/CE终端发送多播数据信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配置用于发送用于多播数据信道的调度控制信息的单独MPDCCH搜索空间;通过MPDCCH搜索空间来发送用于多播数据信道的调度控制信息;以及基于调度控制信息来发送多播数据信道。
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多播控制信道的BL/CE终端,所述BL/CE终端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关于被单独地配置成从基站接收用于多播数据信道的调度控制信息的MPDCCH搜索空间的配置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通过基于配置信息配置的MPDCCH搜索空间来检查用于多播数据信道的调度控制信息,并且基于该调度控制信息来控制多播数据信道的接收。
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BL/CE终端发送多播数据信道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控制单元,其配置用于发送用于多播数据信道的调度控制信息的单独MPDCCH搜索空间,并且通过MPDCCH搜索空间来控制用于多播数据信道的调度控制信息的传输;以及发送单元,其基于调度控制信息来发送多播数据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KT,未经株式会社KT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1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