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2028.7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6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跃;易永辉;刘志文;常琦;陈潜;杜延辉;牛志雷;徐玉洁;路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45 | 分类号: | H02H7/04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于 多重 差动 保护 中的 ta 异常 状态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判断TA所位于的多重差动保护中的任一差动保护是否启动;
若任一差动保护启动,对下面的条件进行判断:
条件A:本侧三相相电流中至少一相相电流不变;
条件B:本侧三相任意一相相电流小于设定的无流门槛值;
若上面的条件A和B均满足,则判定该TA异常,产生TA异常报文,无需在TA所位于的各个具体的差动保护中进行单独判断;
所述的相电流均需要乘以该侧判别TA异常专用的平衡系数;该侧判别TA异常专用的平衡系数为公用该侧TA的各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的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有的差动保护均未启动,对下面的条件进行判断:
条件a:本侧三相零序电流大于由该TA所位于的各差动保护的基准电流所确定的多重差动保护基准电流;
条件b:本侧三相任意一相相电流小于设定的无流门槛值;
若上面的条件a和b均满足,则判定该TA异常,产生TA异常报文,无需在TA所位于的各个具体的差动保护中进行单独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差动保护基准电流等于该TA所位于的各差动保护的基准电流的最大值的k倍,0<k<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流门槛值的范围为30~60mA。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TA所位于的多重差动保护的总差动保护启动元件是否动作判断任一差动保护是否启动,若总差动保护启动元件动作,则判定至少有一种差动保护启动;否则,判定所有的差动保护均未启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差动保护启动元件包括稳态量启动元件和暂态量启动元件,若任意一个启动元件动作,则判定总差动保护启动元件启动。
7.一种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判断TA所位于的多重差动保护中的任一差动保护是否启动;
若任一差动保护启动,对下面的条件进行判断:
条件A:本侧三相相电流中至少一相相电流不变;
条件B:本侧三相任意一相相电流小于设定的无流门槛值;
若上面的条件A和B均满足,则判定该TA异常,产生TA异常报文,无需在TA所位于的各个具体的差动保护中进行单独判断;
所述的相电流均需要乘以该侧判别TA异常专用的平衡系数;该侧判别TA异常专用的平衡系数为公用该侧TA的各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的最大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指令:
若所有的差动保护均未启动,对下面的条件进行判断:
条件a:本侧三相零序电流大于由该TA所位于的各差动保护的基准电流所确定的多重差动保护基准电流;
条件b:本侧三相任意一相相电流小于设定的无流门槛值;
若上面的条件a和b均满足,则判定该TA异常,产生TA异常报文,无需在TA所位于的各个具体的差动保护中进行单独判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差动保护基准电流等于该TA所位于的各差动保护的基准电流的最大值的k倍,0<k<1。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位于多重差动保护中的TA异常状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流门槛值的范围为30~60m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0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皮带接头连接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特殊转环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