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2077.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0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张宁;黄天立;刘峰;张杰;李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11327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琳;陈英俊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故障指数 轴承剩余寿命 运行里程 温度数据 剩余寿命预测 剩余寿命 预测装置 运行过程 检修段 减去 检修 采集 预测 健康 | ||
1.一种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轴承的整个服役过程分为多个第一运行里程段,设置所述第一轴承的温度数据采集点,分别采集在每个第一运行里程段内的所述温度数据采集点处的第一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计算所述第一轴承在每个第一运行里程段内的第一故障指数,其中,在分别采集在每个所述第一运行里程段内的温度数据采集点处的多个第一温度数据的过程中,在所述第一轴承上设置的温度数据采集点的位置相同,采集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相等;
根据多个所述第一故障指数以及所述第一故障指数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的已运行里程,建立故障指数与轴承已运行里程的关系;
根据轴承的设计寿命减去轴承已运行里程即是轴承剩余寿命,进而建立故障指数与轴承剩余寿命的关系;以及
设置第二轴承的温度数据采集点,采集在第二轴承的任意的第二运行里程段内的所述温度数据采集点处的第二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计算第二轴承在所述第二运行里程段内的第二故障指数,将所述第二故障指数代入所述故障指数与轴承剩余寿命的关系,得到在所述第二故障指数对应的所述第二运行里程段内所述第二轴承的剩余寿命,其中,第二运行里程段是第二轴承在整个服役过程中的任意一个里程段;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均是动车组牵引电机上安装的轴承;
所述第一轴承温度采集点与第二轴承温度采集点的位置相同;
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计算第二轴承在所述第二运行里程段内的第二故障指数的计算方式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计算所述第一轴承在每个第一运行里程段内的第一故障指数的计算方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第一轴承在每个所述第一运行里程段内的第一故障指数包括:
对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温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温度数据中的异常点,使得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温度数据呈现单调递增或递减变化趋势;
提取每个所述第一运行里程段内的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温度数据中最高温度值、第四分之三高温度值、第四分之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值;
每个所述第一运行里程段内的所述第一故障指数即为第四分之三高温度值和第四分之一高温度值的均值乘以最高温度值和第四分之三高温度值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轴承每运行同等里程包括的多个所述第一运行里程段分为一组,分别得到组内每个所述第一运行里程段内所述第一轴承的最高温度值、第四分之三高温度值以及第四分之一高温度值,计算组内各个最高温度值的平均值、第四分之三高温度值的平均值以及第四分之一高温度值的平均值,根据最高温度值的平均值、第四分之三高温度值的平均值以及第四分之一高温度值的平均值计算所述第一故障指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剩余寿命小于预设阈值时,发出警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指数越大,所述轴承的剩余寿命越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0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