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掺量重矿渣早强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2528.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紫晨;曾明;张冰;王智;罗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02;C04B111/34;C04B111/70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徐晓琴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重矿渣 灌浆料 建筑工程材料 无收缩灌浆料 工业废弃物 硅酸盐水泥 塑性膨胀剂 产品成本 技术特点 促硬剂 缓凝剂 减水剂 消泡剂 增稠剂 重矿渣 重量份 不倒 掺量 粒化 微粉 自然资源 膨胀 节约 施工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掺量重矿渣早强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所述灌浆料的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粒化高炉重矿渣10~60份,高炉重矿渣微粉0~1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25~60份,促硬剂1~20份,塑性膨胀剂0.002~0.1份,减水剂0~2份,缓凝剂0~1份,增稠剂0~1份,消泡剂0~2份。本发明所述灌浆料具有早强、高强,塑性期膨胀,施工流动性佳,后期强度不倒缩等技术特点;同时,大量利用了工业废弃物,降低了产品成本,节约了自然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掺量重矿渣早强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背景技术
高炉重矿渣是高炉冶炼生铁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渣在空气中慢慢冷却或淋适量水冷却形成较致密的块状硬矿渣。随着我国钢铁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废弃高炉重矿渣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较大尺寸的矿渣可以经过热熔拉丝制备矿棉;其他的经加工破碎、筛分成不同粒径,可代替碎石作建筑材料使用。
随着我国基建的高速发展,对灌浆料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灌浆料大都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凝结时间往往在10小时以上,一天强度一般也仅在20MPa左右,无法满足诸如抢修、抢建、快速施工等快硬早强的要求。早强型灌浆料通常多采用早强硫铝酸盐水泥加促硬剂,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铝酸盐水泥或者硫铝酸盐水泥等方式制备,专利CN201010034434,CN201510292426,CN201610103518和CN201610781729中都有介绍,硫铝酸盐水泥早期强度比较高,但是后期强度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缩,长时间使用会出现粉化等现象,高温环境下还会出现相变等,制约了其大范围使用;铝酸盐水泥通过配合石膏使用,也可以提高灌浆料的早强强度和膨胀问题,但存在小时强度低、流动性损失过大等问题,再加上其价格较高,限制了其使用。此外,目前大多灌浆料存在塑性期无膨胀,界面强度低,耐久性差的缺点,且大量消耗了日益匮乏的石英砂资源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掺量重矿渣早强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掺量重矿渣早强型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粒化高炉重矿渣10~60份,高炉重矿渣微粉1~1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25~60份,促硬剂1~20份,塑性膨胀剂0.002~0.1份,减水剂0~2份,缓凝剂0~1份,增稠剂0~1份,消泡剂0~2份。
上述方案中,所述粒化高炉重矿渣是由粒径大小为3~5mm、2~3mm、0~1mm的颗粒按0~25:40~60:30~50比例混合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高炉重矿渣微粉的粒径≤0.63mm。
上述方案中,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42.5或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上述方案中,所述促硬剂为非晶态铝酸盐。
上述方案中,所述促硬剂非晶态铝酸盐的制备过程为:CaO/Al2O3摩尔比为1.75~2.53,在1600~1800℃下完全熔融,并采用压缩空气快速粉碎和冷却,比表面积控制在350~400m2/kg。
上述方案中,所述塑性膨胀剂为偶氮类化合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偶氮类化合物的颗粒平均粒径≤10μm,发气量≥200ml/g。
上述方案中,所述偶氮类化合物为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腈和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缓凝剂为硼酸、硼砂或酒石酸。
上述方案中,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和/或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所述增稠剂的粘度为40000~2000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5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