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增湿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3104.6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0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戴小兵;王永辉;胡咸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F27D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增湿滚筒 振打装置 增湿装置 金属球 增湿 振打 热交换 自由落体方式 工作效率高 避免污染 冷却作业 螺旋喷嘴 热效率 势能 防雾 滚筒 护罩 夹杂 毛刷 内壁 排料 喷出 喷雾 热渣 湿冷 水雾 筒体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增湿滚筒,包括滚筒、振打装置、冷却增湿装置,利用冷却增湿装置中的螺旋喷嘴喷出大量冷却喷雾与热渣进行热交换,换热效率显著提高,有利于降低冷却作业时间;振打装置采用金属球自由落体方式振打,有效避免湿冷渣黏在筒体的内壁,有利于后续排料,还有助于缩短增湿作业时间;振打装置振打效果好,金属球积蓄的势能能够充分利用;利用护罩配合防雾毛刷能够有效避免灰尘、夹杂灰尘的水雾外溢,避免污染工作环境。该冷却增湿滚筒结构简单合理,冷却、增湿作业时间短,工作效率高,作业时无冒灰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增湿滚筒,属于冷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厂锅炉燃烧后所排放地炉渣温度很高(1000℃左右),不利于运输,且造成热量浪费,目前,热渣冷却,一是土办法,将热渣倒入冷却水池,冷却后用抓斗捞出,效率低,热量不能回收,属落后工艺已基本不用。二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滚筒冷渣机,是于滚筒内安装多支内置螺旋片的输渣管,热渣由进渣漏斗、接管、弯管、锥筒进入各输渣管,随滚筒的转动,热渣在输渣管内在螺旋片导流作用下向前翻滚动,冷却水由冷却水套管进入滚筒内,再经芯管排出,如此热交换,使热渣冷却。现有冷渣机存有如下几点不足:一是,冷却水之间冷却热渣,换热效率有限;二是,由于热渣经过冷却水后易粘结在滚筒内壁,导致后续的湿冷渣不易排出;二是,由于热渣遇水易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冷却水在热渣中蒸腾成水蒸气时易夹杂着大量粉尘形成尾气,该部分尾气易从滚筒排料端外泄至外界空气中,恶化了工作环境,严重时还易对人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冷却增湿滚筒,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却增湿滚筒,包括滚筒、冷却增湿装置,所述滚筒包括筒体,筒体的内壁固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筒体的进料端固设有封盖,封盖中央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冷却增湿装置位于筒体的排料端,冷却增湿装置包括护罩、冷却水管,所述护罩设置在筒体排料端的外侧,所述冷却水管的排水端设置在筒体排料端的内部,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护罩的外侧,冷却水管的排水端固设有多个对称分布的布水管,布水管设置在筒体排料端的内部,布水管与冷却水管连通,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螺旋喷嘴,螺旋喷嘴与布水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筒体的外侧还设置有振打装置,所述振打装置包括三组振打管组,所述振打管组对称分布在筒体排料端的外侧;所述振打管组包括多个沿着筒体轴向分布的振打管,所述振打管包括主管、尾管、金属球,所述主管的首端与筒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管与尾管相互垂直,主管的尾端与尾管的首端连通,尾管的尾端固设有封盖,所述金属球设置在主管的内部或尾管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球的直径小于主管的内径,所述金属球的直径小于尾管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护罩与筒体排料端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防雾毛刷,防雾毛刷的尾部与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筒体的外壁固设有一对滚圈,滚圈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固设有一对用来支撑滚圈的托轮,托轮与支撑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滚圈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档轮,限位档轮位于筒体与支撑底座之间,限位档轮与支撑底座转动连接。
本发明所述冷却增湿滚筒结构简单合理,冷却、增湿作业时间短,工作效率高,作业时无冒灰现象;利用螺旋喷嘴产生大量冷却喷雾与热渣进行热交换,换热效率显著提高,有利于降低冷却作业时间;振打装置采用金属球自由落体方式振打,有效避免湿冷渣黏在筒体的内壁,有利于后续排料,还有助于缩短增湿作业时间;振打装置振打效果好,金属球积蓄的势能能够充分利用;利用护罩配合防雾毛刷能够有效避免灰尘、夹杂灰尘的水雾外溢,避免污染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冷却增湿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滚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3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灶防风灶具
- 下一篇:具备自修复能力的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