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返式前探梁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3940.4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6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邓涛;谢绍成;郭士启;孙艳青;杨斌;冯福东;王路;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福东 |
主分类号: | E21D17/02 | 分类号: | E21D17/02;E21D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探梁 折返式 双层连接 连接台 单层 钩座 挂钩 劳动效率 临时支护 销连接 插接 空顶 头端 悬挂 环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返式前探梁组件,折返式前探梁组件主要由主探梁和辅探梁组成,主探梁的前后两端为双层连接台,辅探梁只有一个头端设有单层连接台,单层连接台插接在双层连接台之间并通过销连接;挂钩安装在钩座上,钩座安装在顶板上,C型环安装在主探梁上,主探梁通过挂钩和C型环悬挂在顶板上。消除了空顶作业的隐患,操作使用便捷,大大缩短了临时支护这一环节的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返式前探梁组件。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生产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临时支护环节,传统使用的临时支护为穿管式前探梁或者轻型单体配合木板梁使用的临时支护。他们的共同缺点是使用不方便,不快捷,费时费力,且轻型单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空顶作业的隐患,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空顶作业的隐患。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提出了“折返式前探梁”这一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返式前探梁组件,消除了空顶作业的隐患,操作使用便捷,大大缩短了临时支护这一环节的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返式前探梁组件,其特征是:折返式前探梁组件主要由主探梁和辅探梁组成,主探梁的前后两端为双层连接台,辅探梁只有一个头端设有单层连接台,单层连接台插接在双层连接台之间并通过销连接;挂钩安装在钩座上,钩座安装在顶板上,C型环安装在主探梁上,主探梁通过挂钩和C型环悬挂在顶板上。
根据所述的折返式前探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为锥形。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在于:采用“折返式前探梁”这种临时支护,一是消除了工人来回抬抗、拆卸、安装前探梁的体力劳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二是从根本上消除了空顶作业的隐患;三是操作使用便捷,大大缩短了临时支护这一环节的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使用前后工时消耗的数据对比,每一环节节省时间15分钟,每班4个循环,每班可节省60分钟的工时,按每班4米计算,平均每班能多进1米进尺,则一天多进3米。按照我矿考核标准1米进尺平均价值为1150元,则每天可创效3450元。
附图说明
图1为主探梁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辅探梁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钩座与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C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主探梁; 2、双层连接台; 3、C型环;4、辅探梁;5、单层连接台; 6、钩座;7、挂钩;8、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如图1-7所示,一种折返式前探梁组件,其特征是:折返式前探梁组件主要由主探梁1和辅探梁4组成,主探梁1的前后两端为双层连接台2,辅探梁4只有一个头端设有单层连接台5,单层连接台5插接在双层连接台2之间并通过销8连接;挂钩7安装在钩座6上,钩座6安装在顶板上,C型环3安装在主探梁1上,主探梁1通过挂钩7和C型环3悬挂在顶板上。根据所述的折返式前探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8为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福东,未经冯福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39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监测设备的预制隧道钢拱架
- 下一篇:一种锚孔内锚固剂送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