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4005.X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4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学;张晓琳;董志刚;张晓瑞;林天阳;董奕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润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9/40 | 分类号: | B01J29/40;B01J29/70;B01J29/08;C10G1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提高 汽油 辛烷值 助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助剂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构成:分子筛0‑70%,基质10‑70%,非金属活性物质0‑10%,粘结剂0‑50%,以及助剂0‑30%,所述分子筛中硅铝比大于等于200。本发明通过浸渍、打浆、喷雾干燥、焙烧、以及老化制备得到该种助剂。本发明所述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助剂具备反应活性高、水热稳定性和反应过程中的持久性高,失活速度慢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油在气缸中正常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为10-20m/s,在爆震燃烧时可达1500-2000m/s,后者会使气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器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因此,汽油辛烷值是衡量车用汽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我国轻质油品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催化裂化装置,但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偏低,无法生产出高标号汽油,而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提高汽油辛烷值已是当务之急。
为了追求较高的汽油辛烷值,炼油厂的催化裂化装置现在一般采取高温短接触的操作条件和超稳分子筛催化剂,或者采用一种改性的分子筛催化裂化助剂来提高汽油辛烷值,目前也有专利报道。
如USP4929337采用Ga改性的ZSM-5分子筛作为芳构化的活性组分,择型裂化/芳构化组分使烷烃和烯烃裂化/芳构化,择型芳构化组分把烷烃和烯烃转化成芳烃。
USP4867863介绍了一种重油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所用催化剂含0.5-5%的HZSM-5分子筛,采用这种催化剂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还有一种常见的提高催化剂或助剂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从而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
如US2002/0049133A1中公开了一种高沸石含量、高耐磨强度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30-85w%的ZSM-5沸石,6-24w%的磷(P2O5),以及低于10w%的Al2O3和余量的粘土等其他组分,其中的磷存在于基质中。该催化剂用于催化裂化过程中,可增加轻烯烃,尤其丙烯产率。
尽管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一些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助剂的报道,但是这些助剂的反应活性较低,且水热稳定性和反应过程中的持久性不高,失活速度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助剂的反应活性低,水热稳定性和反应过程中的持久性不高,失活速度快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助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构成:
分子筛0-70%,基质10-70%,非金属活性物质0-10%,粘结剂0-50%,以及助剂0-30%,所述分子筛中硅铝比大于等于200。优选的,分子筛中硅铝比大于等于350。
本发明中采用高硅铝比的分子筛,可以有效地使直链正构烷烃异构化或芳构化,从而提高催化裂化过程中汽油辛烷值。高硅铝比的分子筛可以有效控制催化裂化过程中氢转移反应,从而尽量减小汽油转化为液化气所带来的收率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分子筛可以为Y型分子筛、X型分子筛、ZSM型分子筛、β型分子筛、或者毛沸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非金属活性物质可以为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氧化物、酸化物、非金属盐类或者含有非金属元素的有机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非金属活性物质作为活性组分促进大分子直链烷烃的裂解,同时控制裂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促进烷烃异构化,从而提高汽油辛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润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润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4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