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黄素及其衍生物作为癌症治疗靶向药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4506.8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卓;袁奕;董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525 | 分类号: | A61K31/525;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黄素 及其 衍生物 作为 癌症 治疗 靶向 药物 应用 | ||
1.核黄素及其衍生物特异性引发DNA单链断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核黄素及其衍生物对双链DNA中的G-T错配具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引起双链DNA中带有G-T错配中T碱基的DNA单链的断裂,而对单链DNA、碱基正确配对的完全互补双链DNA以及含其他类型碱基错配双链DNA均无明显作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黄素及其衍生物引发DNA单链断裂的位点为G-T错配中T碱基下游第一个核苷酸。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黄素及其衍生物识别G-T错配并与之发生反应的基团为异咯嗪环,其相互作用方式为核黄素及其衍生物的异咯嗪环与G-T碱基形成氢键,并与G-T上下游碱基产生π-π相互作用。
4.核黄素及其衍生物作为癌症治疗靶向药物,其特征在于,核黄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基因组DNA中的G-T错配并导致基因组DNA断裂,从而最终杀死癌细胞。
5.权利要求4所述G-T错配主要存在于错配修复系统缺失的癌细胞中,其水平远高于正常细胞。
6.权利要求4所述癌症靶向治疗药物在癌症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核黄素及其衍生物在光照条件下同时作用于错配修复系统缺失的癌细胞及错配修复系统完善的正常细胞,对癌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在光照条件下引起其基因组DNA断裂,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对正常细胞则不会造成损伤。
7.权利要求4、6所述癌症靶向治疗药物核黄素及其衍生物,可通过涂抹至治疗部位经光照后达到治疗目的。
8.权利要求4、6所述癌症靶向治疗药物及其在癌症靶向治疗中的应用适用于与错配修复系统缺失密切相关的多种肿瘤,如胃癌、子宫内膜癌、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皮肤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45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