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玄武岩鳞片复合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4838.6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薛晓薇;王宏志;徐峰;赵永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02 | 分类号: | C04B26/02;C04B26/04;C04B26/14;C04B26/18;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玄武岩 鳞片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鳞片复合筋,属于材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混凝土池和槽的配筋、石油化工混凝土池和贮槽的配筋、垃圾填埋场的混凝土底板配筋、核工业水循环系统的混凝土配筋、海洋构筑物中的配筋和桥梁码头的局部配筋使用时均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性能;但鲜有生产的复合筋耐腐蚀性能大都不是太好,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复合筋的力学性能等均会大幅度下降,降低了复合筋的使用寿命,同时产生安全隐患,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合理,能大幅度提高复合筋耐腐蚀性能的玄武岩鳞片复合筋。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有树脂和玄武岩鳞片,所述玄武岩鳞片的重量占树脂重量的6-20%。
本发明按照以下工艺过程进行:按重量份将连续纤维70—75份,树脂20—25份,玄武岩鳞片1.2—5份,催化剂2.5—3.5份,促进剂1—3份,经挤拉、缠绕成型后,高温固化得到玄武岩鳞片复合筋。
所述玄武岩鳞片为扁平状。
所述玄武岩鳞片放入之前表面先涂覆润滑油。
本发明的优点是:玄武岩鳞片在复合筋中,扁平状鳞片在树脂中平行叠压排列,不仅对腐蚀介质构成一道道屏障,使介质在基料中的渗透须经过无数条曲曲折折的途径,在客观上相当于增加了防腐层厚度。同时将基料分割成许多小区域,使树脂内的微气泡,微裂纹及分子级空穴相互分割,从而有效地抑制了介质的扩散。又由于玄武岩鳞片是不连续的片状实体,且在基料中近似平行排列,使得界面孔隙也为树脂分割。因此,玄武岩鳞片对介质的渗透有很好的阻碍效果。从而达到防腐蚀的效果。
玄武岩鳞片复合筋的优点:
1、受介质、气体、水蒸气的渗入远小于普通FRP复合筋。不容易产生介质扩散,可有效地避免筋材腐蚀、鼓泡、剥离开裂等物理破坏。
2、硬化时收缩小。由于玄武岩鳞片分散了应力,各接触面的残余应力小、热膨胀系数也小,故粘接强度不会因热膨胀而衰减,热稳定性好。
3、耐磨性和擦伤抵抗性较强,遇机械损伤只限于局部,扩散趋势小。
4、对结构层适应性强,尤其适用于复杂环境的防腐。
5、施工性好。玄武岩鳞片复合筋整体性好,且现场绑扎方便,节点可室温固化及热固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玄武岩鳞片是一种3-5微米厚的玄武岩纤维膨化碎片。它是由1450℃以上的熔融,经吹泡、冷却、粉碎、筛选及碾磨等工艺步骤所制得。以这种鳞片作为树脂填料的防腐涂层,具有很高的粘结力和优良的耐化学药品及抗老化性能。
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经大量科学实验,在复合筋的生产中,加入占树脂含量6—20%的玄武岩鳞片,可大幅增加复合筋的产品性能。
二、玄武岩鳞片复合筋耐腐蚀性能与使用温度参考表:
由此可见,添加了玄武岩鳞片的复合筋,其耐腐蚀性能大幅增加,最适合应用于:
--污水处理混凝土池和槽的配筋
--石油化工混凝土池和贮槽的配筋
--垃圾填埋场的混凝土底板配筋
--核工业水循环系统的混凝土配筋
--海洋构筑物中的配筋
--桥梁码头的局部配筋
玄武岩鳞片树脂防腐层,就是将定量的、具有一定片径和厚度的玄武岩鳞片分别与定量聚酯、环氧、乙烯基等树脂,按操作规程均匀混合。通过严格的配制工艺(连续纤维70—75,树脂20—25,玄武岩鳞片1.2—5,催化剂2.5—3.5,促进剂1—3),经挤拉、缠绕成型后,280℃高温固化得到玄武岩鳞片复合筋。
玻璃钢筋材含有玄武岩鳞片耐腐性能对比表(平均值)
注:耐蚀等级分为三级:优良—耐蚀,腐蚀速度在0.127mm/a以下。良好—中等耐蚀,腐蚀速度在0.127-1.27mm/a之间。差—不耐蚀,腐蚀速度在1.27mm/a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4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