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4857.9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昭宗;蔡菲;涂当梧;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55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利用 资源 钢渣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该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100~250份钢渣、25~65份水泥、15~45份陶粉、4~8份聚氨酯纤维、0.015~0.03份有机胺以及1~3份聚羧酸减水剂。该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采用废弃的钢渣和陶粉作为主料,具有结构强度高、韧性好、抗伸缩性能强的优点。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渣是炼钢的产物,其是铁水与废钢中所含元素氧化后形成的氧化物,主要由钙、铁、硅、镁和少量铝、锰、磷等的氧化物组成,我国钢渣的主要利用途径是在钢铁公司内部自行循环使用代替石灰作为溶剂,或返回高炉或烧结炉内作为炼铁原料,但是由于钢渣的成分变化较大,容易降低高炉的利用效率,因此目前大多将钢渣作为道路路基的垫层、结构层使用,钢渣筑路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和防滑性好,耐久性好,维护费用低等优点,但是其也有韧性低、收缩率大的问题,难以满足使用的需求。
陶粉是制备陶瓷产品的过程中抛光和打磨得到的废弃物,每生产1m2的陶瓷制品就会产生1.5~2kg的陶粉,这些陶粉在堆积和抛弃时会产生严重的污染,目前尚无有效的处理手段。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综合利用堆积废弃的钢渣和陶粉的方法和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其能够综合利用废弃的钢渣和陶粉,制备得到结构强度高、韧性好、抗伸缩性能强的钢渣混凝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废弃的钢渣和陶粉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其制备原料包括:100~250份钢渣、25~65份水泥、15~45份陶粉、4~8份聚氨酯纤维、0.015~0.03份有机胺以及1~3份聚羧酸减水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有机胺包括十二胺、十八胺或环己胺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陶粉的平均粒度为25~200μ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聚氨酯纤维的平均长度为5~25m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制备原料还包括5~15份水玻璃。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制备原料还包括5~10份分散剂,分散剂包括纤维素醚、六偏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综合利用资源的钢渣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以重量份数计,将100~250份钢渣粉碎得到骨料;将15~45份陶粉、4~8份聚氨酯纤维与0.015~0.03份有机胺的水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胶体,将骨料、胶体、25~65份水泥以及1~3份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将陶粉、聚氨酯纤维和有机胺的水溶液混合搅拌的同时加入5~10份分散剂,随后使用超声波分散处理5~15min。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将骨料、胶体、水泥以及聚羧酸减水剂混合时加入5~15份水玻璃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钢渣粉碎至比表面积大于350m2/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4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时电路
- 下一篇:一种消除衬偏效应的深亚微米CMOS自举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