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个性化精织化纤面料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6330.X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2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郭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斯福特纺织(漳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0 | 分类号: | B32B7/10;D03D15/00;D03D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3107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个性化 化纤面料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型个性化精织化纤面料,突破传统化纤面料的构造形式,上层面料通过第一胶丝和第二胶丝,下层面料通过第三胶丝和第四胶丝,均与粘结胶层极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熔融一体粘结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式粘胶化纤面料,其整体结构更夹紧实牢固,不会出现分层情况,并且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可在起到防滑作用和弹性支撑面料整体的同时还实现了整个面料优良的通风透气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智能型个性化精织化纤面料,其具有紧实牢固、不易分层,防滑、弹性和良好的通风透气效果,个性强,实用性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加工前述化纤面料的加工方法,步骤简洁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个性化精织化纤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化纤面料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均已为公知,但是化纤面料的性能还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紧实牢固、不易分层,防滑、弹性和良好的通风透气效果,个性强,实用性强的智能型个性化精织化纤面料。
本发明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洁高效地加工前述智能型个性化精织化纤面料的加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型个性化精织化纤面料,包括复合在一起处于上方的上层面料和处于下方的下层面料,所述上层面料包括相垂直的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所述下层面料包括相垂直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经纱在捻纱过程中将至少一根第一胶丝与其他粘胶纤维捻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纬纱在捻纱过程中将至少一根第二胶丝与其他粘胶纤维捻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经纱在捻纱过程中将至少一根第三胶丝与其他粘胶纤维捻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纬纱在捻纱过程中将至少一根第四胶丝与其他粘胶纤维捻在一起形成;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通过粘结胶层胶合在一起,所述粘结胶层的材料与所述第一胶丝、第二胶丝、第三胶丝和第四胶丝的材料相同,所述粘结胶层与所述第一胶丝、第二胶丝、第三胶丝和第四胶丝熔融粘结在一起;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经纱和相邻的所述第一纬纱围成第一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经纱和相邻的所述第二纬纱围成第二通孔;所述粘结胶层形成有多个一一对应贯穿各所述第一通孔至所述上层面料上表面的第一管道,和多个一一对应贯穿各所述第二通孔至所述下层面料下表面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相连通。
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胶丝、第二胶丝、第三胶丝和第四胶丝熔融粘结在一起。
一种智能型个性化精织化纤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1)将至少一根所述第一胶丝与多根所述粘胶纤维捻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经纱,将至少一根所述第二胶丝与多根所述粘胶纤维捻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纬纱,将至少一根所述第三胶丝与多根所述粘胶纤维捻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经纱,将至少一根所述第四胶丝与多根所述粘胶纤维捻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纬纱;将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编织成所述上层面料,将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编织成所述下层面料;
利用第一压胶板对所述粘结胶层进行压制,利用第一冷却装置对所述粘结胶层进行冷却定型;所述第一压胶板包括水平处于上方的第一上加热压板和水平处于下方的第一下加热压板,所述第一上加热压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以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排列方式为基准的第一上凹坑,所述第一下加热压板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以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排列方式为基准的第一下凹坑,所述第一上凹坑的底部中心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下凹坑内的底部中心形成有向上凸起且对应匹配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凸杆,所述第一凸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长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福特纺织(漳州)有限公司,未经阿斯福特纺织(漳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6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壳贯穿件热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缆退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