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提高水平段复合钻进效果的井眼曲折度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8781.7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9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才;滕志想;管志川;范致斌;付成林;杨卫星;苗在强;刘永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21B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水平 复合 钻进 效果 曲折 调控 方法 | ||
1.一种可提高水平段复合钻进效果的井眼曲折度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水平段井眼曲折度描述参数
设水平段对应的设计井斜角为αT、方位角为φT,采用矩形柱状靶,靶半宽为a、靶半高为b,井眼曲折度描述参数包括复合钻进段长ΔLr、井斜变化率Ki、方位变化率Ka;滑动钻进段长ΔLs、滑动钻进造斜率Ks;井斜角最大偏差ΔαT、方位角最大偏差ΔφT;
(2)建立井斜角最大偏差ΔαT、方位角最大偏差ΔφT计算公式
在半个调整周期内,实钻井眼轨迹的纵向及横向波动幅度满足以下关系:
cosγ=cosΔαT cosΔφT (1.c)
利用上述公式可以求出井斜角最大偏差ΔαT和方位角最大偏差ΔφT;
将井斜角最大偏差ΔαT和方位角最大偏差ΔφT转换成半个调整周期内复合钻进段长ΔLr和滑动钻进段长ΔLs,形式如下:
cos(ΔLs·Ks)=cos(ΔLr·Ki)cos(ΔLr·Ka) (2.c)
由上述公式可以求出与滑动钻进造斜率Ks、复合钻进井斜变化率Ki和方位变化率Ka对应的半个调整周期内复合钻进段长ΔLr和滑动钻进段长ΔLs;
(3)进行水平段井眼曲折度调控
①根据实钻资料确定出滑动钻进造斜率、复合钻进段井斜变化率及方位变化率;
②按式(1.a)、(1.b)、(1.c)计算出允许的最大井斜角偏差、最大方位角偏差;
③按式(2.a)、(2.b)、(2.c)计算出复合钻进段长、滑动钻进段长;
④按上述最大井斜角偏差、最大方位角偏差、复合钻进段长和滑动钻进段长计算结果调控水平段井眼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水平段复合钻进效果的井眼曲折度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合钻进井段所占比例用Rr表示,建立Rr与滑动钻进造斜率Ks、复合钻进井斜变化率Ki和方位变化率Ka之间的关系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水平段复合钻进效果的井眼曲折度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提高水平段复合钻进效果的手段包括优化钻具组合设计和优选钻进参数,提高滑动钻进造斜率、降低复合钻进井斜变化率和方位变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87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静平衡的接触网线索三维动态建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身前纵梁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