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天敌鸟害的林蛙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9422.3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清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M2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敌 鸟害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天敌鸟害的林蛙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林蛙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俗称蛤士蟆,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补为一体的动物。在全国18个省都有分布,在东北地区最多,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及小兴安岭一带。中国林蛙的主要药用部分是雌性个体的输卵管干制品,即林蛙油,具有“滋补益精、养阴润肺、补脑益智”等功效。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过量捕捉,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发展林蛙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然而中国林蛙的天敌之多、防御功能差,尤其在繁殖期,天敌主要为捕食成蛙的鸟类,以乌鸦和喜鹊的危害最大。目前在林蛙养殖圈内采用粘网、稻草人等方法均不能有效防御鸟类,因此在林蛙的养殖过程中,对天敌的防治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了一种防天敌鸟害的林蛙养殖方法,将林蛙进行分隔管理,提高对天敌鸟害的监管效率。
一种防天敌鸟害的林蛙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中将养殖区域分成至少2个养殖圈,所述养殖圈包括四个蛙舍,四个所述蛙舍中间设有饲料池,所述蛙舍和所述饲料池之间的间隔形成走道。
优选的,所述饲料池为圆形结构,四个所述蛙舍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饲料池的周围,所述蛙舍的形状为正方形且面向所述饲料池的一角设有缺口,该缺口处设有蛙舍门。
优选的,所述蛙舍的边长为4m或5m,所述饲料池的直径为1.5-2m。
优选的,所述蛙舍的四周设有围墙,所述围墙外圈的拐角处设有长木桩,每两个所述长木桩之间每隔1m设有短木桩,所述围墙的上方设有防护网;所述蛙舍的内部中心垂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四周与防护网连接,所述蛙舍底部的四周设有植被。
优选的,所述围墙的高度为1.0-1.1m。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为塑料网或金属网,所述防护网的网格大小为1×1cm2。
优选的,所述植被的宽度为0.5-1m。
优选的,所述围墙的内壁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厚度为5-10cm。
一种防天敌鸟害的林蛙养殖方法在林蛙养殖过程中可有效预防天敌鸟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天敌鸟害的林蛙养殖方法,将养殖区域根据面积的大小分成多个养殖圈,每个养殖圈中包括四个蛙舍和一个饲料池;每个养殖圈有专门的养殖人员负责,当某个蛙舍受到天敌侵犯时,可在小范围内对天敌进行捕捉,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以有效避免林蛙的大面积损失。
本发明中,在蛙舍的四周从下至上设有围墙、防护网以及遮阳网;围墙的内壁还设有海绵层,当林蛙跳跃时碰到围墙,围墙上的海绵层可有效防止林蛙因受到墙壁的冲击力而造成的损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天敌鸟害的林蛙养殖方法可将林蛙的成活率从原来的73.2%提高至93%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防天敌鸟害的林蛙养殖方法区域的俯视图;
图2为蛙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围墙的剖视图。
图中:1-养殖圈、2-蛙舍、3-蛙舍门、4-植被、5-饲料池、6-走道、7-围墙、701-海绵层、81-长木桩、82-短木桩、9-防护网、10-支撑柱、11-遮阳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以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防天敌鸟害的林蛙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中将养殖区域分成2个养殖圈1,养殖圈1包括四个蛙舍2,四个蛙舍2中间设有饲料池5,蛙舍2和饲料池5之间的间隔形成走道6。
饲料池5为圆形结构,四个蛙舍2等间距的设置在饲料池5的周围,蛙舍2的形状为正方形且面向饲料池5的一角设有缺口,该缺口处设有蛙舍门3;蛙舍2的边长为4m,饲料池5的直径为1.5m,高为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清,未经王春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9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