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0059.7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8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传统的饮料原料,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茶叶是以生采摘的生鲜茶树的嫩芽为原料,经过加工而成。茶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经分析,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无机盐、微量元素等400多种成分。所以茶叶功效广泛,如能清头目,醒精神,解烦渴,利小便,消食积,解毒。用于风热上犯,头晕目昏;暑热烦渴,或饮酒过度;多睡好眠,神疲体倦;小便短赤不利,或水肿尿少;油腻食积,消化不良;湿热腹泻、痢疾。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潮流逐渐向天然化、保健化、方便化、安全化、风味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生产的绿茶含有浓郁的苦涩味而影响口感,茶叶的苦味特性已成为茶叶市场继续拓宽的主要障碍,而且由于绿茶性寒,虚寒之人不宜多饮。因此,改变茶叶的性质,降低茶叶中的苦涩味,提高茶汤口感是当前茶商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筛选
于晴天清早采摘保证鲜叶,并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所述鲜叶采摘长度控制在1.3~2.3cm;
(2)浸泡
将上述步骤筛选后的茶叶置于5~7%的盐水中浸泡;
(3)摊晾贮青
将浸泡后的鲜叶及时摊放在软匾或竹垫上,通风条件好,厚度为3~4cm,摊放5~7小时,每隔2小时轻翻一次;
(4)提取
将新鲜枸杞和生姜清洗后,分别压榨成汁,过滤后,混合成汁液;
(5)辐射加热
茶叶与混合汁液放入容器,使茶叶与汁液分离,利用波长为40000~80000nm的电磁波辐射加热茶叶和姜汁;
(6)摇青
将辐射加热后所得的茶叶进行摇青,摇青2~4次,每次1.5~2.5h,摇青的过程中加入米曲霉;摇青后将茶叶摊放2~4h;在杀青机内混入药粉,所述的中药粉末包括:玉米须10~12g,车前草15~18g,冰糖5~7g,小茴香9~12g、山楂10~12g;药粉附着在茶叶上;
(7)发酵
将茶叶放入新鲜竹筒内,并对茶叶进行有氧发酵,发酵时间为2~4天;
(8)炒茶
将上述所得的茶叶放入铁锅内进行小火慢炒,翻炒时间为4min~6min使茶叶失水度在85%~93%,在炒茶中加入中药粉。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浸泡共浸泡两次,第一次时间为20~30min第二次时间为10min,浸泡之后用清水清洗2~4遍。
优选的,所述步骤(4)枸杞汁和姜汁的混合的比例为1:3。
优选的,所述步骤(5)辐射加热前将茶叶置于零下18~20℃下保持60~68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100重量份的茶叶中加入1~1.2的米曲霉。
优选的,所述步骤(8)铁锅先用浓度为60%~68%的盐水处理:将盐水倒入铁锅内进行加热,加热时间60min~90min,停止加热并泡锅12h~16h后将盐水倒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8)的中药粉包括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蜂蜜。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所述浸泡共浸泡两次,第一次时间为20~30min第二次时间为10min,浸泡之后用清水清洗2~4遍,可以利用盐水有效降低茶叶中农药的含量,使茶叶更绿色环保,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在杀青的过程中附着在茶叶上,在烘烤的过程中,融入至茶叶中,使茶叶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重要药效,在炒茶中加入中药粉末,足烘使药效更加深入,本工艺简单可行,服用效果好采用本工艺加工茶叶,能够改变绿茶性寒的特点,使得普通大众均能够饮用而不产生副作用,而且加工的茶叶苦涩味低,口感、滋味俱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筛选
于晴天清早采摘保证鲜叶,并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所述鲜叶采摘长度控制在1.3cm;
(2)浸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0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凉解暑蜂蜜玫瑰茶饮料
- 下一篇:抗疲劳提神代用茶、制备方法及其饮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