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电路、电子组件、手机终端和供电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1456.6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健;谌海涛;陈跃;向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0 | 分类号: | H02M3/10;H02M3/158;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电路 电子 组件 手机 终端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电子器件、手机终端和供电控制方法,电路包括:n个电容、与m条功率支路、与控制芯片;m条功率支路中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类型功率支路和至少一条第二类型功率支路;第一类型功率支路包括预升压拓扑结构以及与之串联的开环拓扑结构;预升压拓扑结构与控制芯片相连,预升压拓扑结构包括直通态和闭环态,控制芯片,用于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控制预升压拓扑结构在直通态和闭环态之间切换,以使预升压拓扑结构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预调整并输出满足开环拓扑结构所需的电压范围。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输入电压的范围较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电子组件、手机终端和供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中的一些器件通常使用供电电路来供电,比如,手机或者电脑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者存储器等均使用供电电路来供电;又比如,路由器中的CPU使用供电电路供电。其中,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并联,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用电器件的输入端并联;并且,上述所说的电源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电源,比如,当电子设备为手机时,该电源可以为手机中的电池;也可以为电子设备外部的电源,如电子设备为路由器时,该电源即可为路由器通过电源线连接的交流电,或者是,经过变压之后的交流电。
相关技术中的一种供电电路包括:用于与电源串联的两个电容以及并联的两条功率支路,每条功率支路与一个电容并联。其中,两条功率支路中一条功率支路包括开环拓扑结构,另一条功率支路包括闭环拓扑结构。其中,开环拓扑结构的电路增益为固定值,电路增益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这也就是说,开环拓扑结构所需的输入电压为所需的输出电压与电路增益的比值。
当电源的输出电压小于上述比值时,开环拓扑结构所能分得的电压必然也小于上述比值,相应的开环拓扑结构的输出电压也会小于所需的输出电压。因此,上述方案中所能适用的电源的输出电压的范围较窄,并不满足一些场景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源的输入电压的范围较窄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电子器件、手机终端和供电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并联,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用电器件的输入端并联;并且,上述所说的电源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电源,比如,当电子设备为手机时,该电源可以为手机中的电池;也可以为电子设备外部的电源,如电子设备为路由器时,该电源即可为路由器通过电源线连接的交流电,或者是,经过变压之后的交流电。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n个电容、与m条功率支路、与控制芯片,n个电容与为供电电路提供电能的电源串联,每条功率支路与n个电容中的至少一个电容并联;m条功率支路中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类型功率支路和至少一条第二类型功率支路,m条功率支路的输出电压并联为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压;n和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预升压拓扑结构中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预升压拓扑结构包括直通态以及闭环态,直通态为第一开关管闭合且第二开关管断开使得拓扑结构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等的状态,闭环态为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占空比根据预升压拓扑结构的输出电压变化的状态;
控制芯片与预升压拓扑结构相连,用于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的大小控制预升压拓扑结构在直通态和闭环态之间切换,以使预升压拓扑结构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预调整并输出满足开环拓扑结构所需的电压范围。
通过在m条功率支路中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类型功率支路和至少一条第二类型功率支路,该第一类型功率支路中包括预升压拓扑结构以及与预升压拓扑结构串联的开环拓扑结构;其中,预升压拓扑结构与控制芯片相连,控制芯片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的大小控制该预升压拓扑结构在直通态和闭环态之间切换,以使预升压拓扑结构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预调整并输出满足开环拓扑结构所需的电压范围。也即不论电源的输出电压的大与小,第一类型功率支路均能工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供电电路的输入电压的范围较窄的问题,达到了在保证高效率的同时又具备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1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