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流线形肋结构的换热板及包含其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3123.7 | 申请日: | 2017-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7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江峰;崔掀莹;淮秀兰;成克用;相梦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4;F28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最大内切圆 光滑曲线 流线形肋 翼型 后缘 印刷电路板 换热流体 翼型通道 换热板 换热器 内凹形 外凸形 相切 翼形 换热性能 连续曲线 翼型前缘 重新设计 位置处 延伸 弧线 前缘 压降 光滑 流动 优化 | ||
1.一种带有流线形肋结构的换热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呈行列布置的多个流线形肋,所述流线形肋的横截面呈对称翼型结构,包括前缘、后缘、上弧线和下弧线,翼型前缘和后缘之间的连线形成为所述翼型 的中弧线,所述上弧线和下弧线关于所述中弧线上下对称,所述翼型的最大厚度形成在所述上弧线、下弧线的最大内切圆位置处,所述最大内切圆的圆心位置位于所述中弧线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弧线、下弧线均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其中,
所述第一区段从所述翼形的前缘延伸至最大内切圆位置处,所述第一区段为外凸形光滑曲线,所述外凸形光滑曲线的后端与所述最大内切圆相切,
所述第二区段从所述最大内切圆延伸至翼形的后缘处,所述第二区段为内凹形光滑曲线,并且所述内凹形光滑曲线的前端与所述最大内切圆相切,
并且
所述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在所述最大内切圆处形成光滑连续曲线,
所述第一区段设置为外凸形光滑曲线,第二区段设置为内凹形光滑曲线,使得换热流体在流经各所述流线形肋时,在流线形肋的最大宽度前后变化更加剧烈,从而提高翼型通道的换热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内切圆的直径为所述中弧线长度的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在其前缘处形成为光滑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形光滑曲线的前端与前缘圆角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内切圆的圆心与前缘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中弧线长度的25%~35%,且所述内凹形光滑曲线的后端在所述后缘处与所述中弧线相切,所述翼型在后缘处形成为尖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形光滑曲线为内凹的圆弧形曲线,所述圆弧形曲线的圆心与后缘点的连线垂直于所述中弧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内切圆的圆心与前缘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中弧线长度的50%以上,所述翼型在其后缘处形成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光滑圆角,所述内凹形光滑曲线的后端与所述后缘的光滑圆角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形光滑曲线为外凸的圆弧形曲线,其圆心与所述最大内切圆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所述中弧线;所述内凹形光滑曲线为内凹的圆弧形曲线,所述圆弧形曲线的圆心与后缘点的连线垂直于所述中弧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形肋采用化学蚀刻、激光蚀刻或机加工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基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厚度不小于0.2mm的金属板。
11.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包括若干个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流线形肋结构的换热板,其中,所述带有流线形肋结构的换热板相互叠放,并通过扩散焊接的方式形成为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31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挂钩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脚部远红外线理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