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3247.5 | 申请日: | 2017-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祖龙;王诗琦;孙自学;马慧杰;赵盼盼;陈如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15/10;A61K33/2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林新园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肾虚 血瘀型 阳痿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物:川芎8‑12g、红花8‑12g、蛇床子14‑16g、柴胡8‑12g、桃仁4‑6g、丹参14‑16g、当归8‑12g、韭菜子14‑16g、阳起石14‑16g、肉苁蓉8‑12g、黄芪28‑32g、川牛膝14‑16g。本发明中药稳定可靠,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在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上,能明显缓解患者勃起情况,减轻胸胁疼痛、腰膝酸软等症状,降低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为肾虚血瘀型阳痿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条件,有效率达到92.50%,是中医药学上的一大创造,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是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药物上的一大创新,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阳痿,是指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虽勃起但勃起不坚,或勃起不能维持,以至不能完成性交全过程的一种病症,现一般称为勃起功能障碍。199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勃起功能障碍的定义为:勃起功能障碍是指连续不能达到或维持充分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该定义已获得国际男科界的认可。
自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至清末韩善微《阳痿论》的出现,主流治法均为补肾。张景岳提出“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清冷.....”集前人补肾法之大成,以峻补肾阴、肾阳治疗阳痿。
祖国医学将阳痿列为中医男科病症论治之首,并根据脏腑、气血、阴阳状况以辨证施治。五脏功能失常均可导致阳痿的发生,有虚证也有实证,有阳虚也有阴虚,有寒证也有热证。情志不畅、肾虚、血瘀、痰阻、湿热是其主要病因。肾藏精,内寓真阴真阳。若元气亏虚,真元虚惫,失于温煦,或耗伤阴精,阴损及阳,则精气虚冷,命门火衰以致阳痿。阳痿的发病,既往多责之于肾,但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发现,情志因素所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以及湿热下注、淤血阻络等亦为阳痿发病的主要病机,无论何种病因形成的淤血,均可导致阳痿,因淤血阻于脉络,宗筋失养,难以充盈,致使阴器不用。在临床上,肾虚血瘀证型在较为常见,且病情反复难愈,病程较长,患者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及身心健康。
西医将阳痿的病因分为器质性与非器质性病变两大类,其中,非器质性病变则主要由心理原因所致,器质性病变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血管病变、神经源性、内分泌性、药物影响、炎症性、机械性、创伤及手术并发症、各器官系统病变及老年性改变等因素。其发病机制常常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以致与阴茎勃起直接相关的血管、神经病变或内分泌失调。
西医治疗ED的首选方法是口服PDE-5抑制剂,此外还有阴茎海绵体注射和阴茎假体等,这些治疗方法均有其最佳适应症,也有相应的副作用,虽能有效地改善阴茎勃起功能,但是对于患者的体质没有直接的改善作用。以万艾可为代表的5-磷酸二脂酶抑制剂是目前世界公认有效的药物,但由于往往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价格昂贵等原因,其推广受到限制。停药后复发,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尤其肾虚血瘀证型患者,病情反复、患者体质差,更是难以痊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治疗肾虚血瘀证型的阳痿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物:川芎8-12g、红花8-12g、蛇床子14-16g、柴胡8-12g、桃仁4-6g、丹参14-16g、当归8-12g、韭菜子14-16g、阳起石14-16g、肉苁蓉8-12g、黄芪28-32g、川牛膝14-16g。
一种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将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容器中,加水700-900ml浸泡25-35分钟,武火煎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8-22分钟,过滤,留滤液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3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汗证的汤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风湿疼痛羌活药浴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