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63426.9 申请日: 2017-08-05
公开(公告)号: CN107361085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1
发明(设计)人: 黄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65/42 分类号: A01N65/42;A01N63/02;A01N43/90;A01N43/16;A01N37/36;A01N37/06;A01N37/02;A01N31/02;A01P3/00
代理公司: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代理人: 张加宽
地址: 353401 福建省南平市***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水稻 稻瘟病 生物 杀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广东稻瘟病年发生面积不少于50万亩,而且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目前,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

稻瘟病主要体现在: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叶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

急性型病斑:在叶片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醉叶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

白点型病斑: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

褐点型病斑:多在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产生少量孢子。

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发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针对稻瘟病,本发明制备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光谱杀菌、杀菌有效、持效期长、促进水稻健康成长,显著提高水稻结实率和颗粒饱满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制成:

淀粉6-12份、芦荟提取物5-10份、羊毛脂类化合物6-12份、3,7,11,15-四甲基-1,2,3-三羟基C16烷6-10份、碱性紫1-5份、阿维菌素5-10份、羊毛脂4-10份、乳酸十四烷基酯5-10份、抗氧剂5-15份、水溶性蜂蜡6-10份、芦荟胶4-8份、改性丙烯酸丁酯4-8份、甲维盐1-5份、凡士林5-10份、去离子水10-20份、新戊酸十三烷酯1-19份、乳化剂1-5份、磷酸缓冲溶液1-10份。

所述抗氧剂包括如下成分:鲸蜡醇1-9份、海草胶1-6份、氢化椰油甘油酯2-9份、二氧化钛2-6份、甲基葡萄糖醚2-1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鲸蜡醇1-9份、海草胶1-6份、氢化椰油甘油酯2-9份混合机中,加热30-70℃完全溶解混合均匀,后加入研磨搅拌机中,待混合物混合研磨均匀再加入已预热至60-90℃的二氧化钛2-6份、甲基葡萄糖醚2-10份,500-2000rpm/min搅拌20-40min,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矿物质水,待混合物料成均匀粘稠物,即得抗氧剂。

所述改性丙烯酸丁酯的改性方法为:在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2-20份的丙烯酸丁酯,在反应釜中加热至80-100℃丙烯酸丁酯熔融均匀,再加入1-10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1-8份无二醛,600-5000rpm/min开动搅拌,待反应釜缓慢升温至120-160℃,反应1-5h,测定改性丙烯酸丁酯环氧值后,降温至60-75℃即得改性丙烯酸丁酯。

所述水溶性蜂蜡的制备方法为:将溶化于氯仿中溶解均匀的蜂蜡加入反应釜中,开动搅拌,缓慢加入1-5份氯仿水溶液,升温40-60℃,后向蜂蜡氯仿溶液中加入15-20份蓖麻油中加入3-5份松节油、2-3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0.5-1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1-2份氢化蓖麻油、0.5-1份聚苯乙烯磺酸钠和0.5-1份N-甲基二乙醇胺,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微波处理结束后立即转入10-100℃生化反应装置中密封静置3h,脱除氯仿,然后加热至50-130℃保温混合15min,加压在10个大气压以上保持1-10h,后降压至常压,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6-30份0-5℃冷水,充分混合后静置1h,随后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30min,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冷却后所得即为水溶性蜂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3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