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废弃塑料、泡沫的熔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4133.2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2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英科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2;B29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江婷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废弃 塑料 泡沫 熔融 设备 | ||
本发明公布了工业废弃塑料、泡沫的熔融设备,其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入料机构、一级推料机构、滤渣机构、二级推料机构、挤出机构、动力输入机构,入料机构用于接收或产生熔融态原料并向一级推料机构输入熔融态原料,熔融态原料自一级推料机构流出后经过滤渣机构并流入至二级推料机构,设置于一级推料机构、二级推料机构之间的滤渣机构用于滤除原料中的杂质,挤出机构设置于二级推料机构的排料端并将熔融态原料挤出成型,动力输入机构可向一级推料机构、二级推料机构提供旋转力并推动熔融态原料的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塑料、泡沫的回收利用领域的设备,具体的涉及工业或生活废弃塑料、泡沫的熔融设备。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弃塑料、泡沫可达到30万吨以上,产品多为一次性使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塑料、泡沫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从城市到农村,无论是垃圾中,还是河水、低下,塑料、泡沫随处可见;塑料、泡沫的自然降解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对环境的破坏极大。
现有的塑料、泡沫回收技术也是日渐成熟,废弃塑料、泡沫的回收技术中的熔化处理尤为重要,现有的熔化处理设备中不能有效对熔融态塑料、泡沫等原料进行固体颗粒或者固体残渣的滤除,使得最终的产品品质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多层过滤并且可以实现无阻塞挤出的塑料、泡沫熔融设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工业废弃塑料、泡沫的熔融设备,其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入料机构、一级推料机构、滤渣机构、二级推料机构、挤出机构、动力输入机构,入料机构用于接收或产生熔融态原料并向一级推料机构输入熔融态原料,熔融态原料自一级推料机构流出后经过滤渣机构并流入至二级推料机构,设置于一级推料机构、二级推料机构之间的滤渣机构用于滤除原料中的杂质,挤出机构设置于二级推料机构的排料端并将熔融态原料挤出成型,动力输入机构可向一级推料机构、二级推料机构提供旋转力并推动熔融态原料的流动;
上述的入料机构,主要包括外罩体、套接于外罩体内部并可存储固态原料的内胆、滑动设置于内胆内并且可沿内胆轴线方向滑动的推料机构,外罩体上还设置有可向内胆提供热能并可熔化固态原料的一级加热体,内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熔融态原料的排料孔,推料机构可推动固态原料朝向内胆的槽底部运动;
推料机构包括与内胆壁部滑动连接并且可沿内胆轴线方向滑动的推料本体,推料本体底部端侧设置有呈圆台状的推料锥台且推料锥台的横向间隔由推料本体指向内胆槽底逐步的收窄,推料本体的中部还设置有呈环状且与其共轴线布置的通气环槽,推料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穿设于推料锥台壁部并且一端与通气环槽接通、另一端与内胆内腔接通的透气孔,推料本体的顶部端侧设置有接通通气环槽的泄气孔,泄气孔可连接尾气处理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内胆的底部还设置有呈圆台状设置的分流体,分流体与内胆共轴线布置,分流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横向间隔沿内胆的槽深方向逐步的增大,且分流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大于排料孔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胆的中心处还安装有磁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推料本体顶面还设置有提拉环;内胆的槽底部设置有与推料锥台相匹配的锥状槽体;推料本体顶面设置有浅沟槽并且浅沟槽内可安装有重物。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泄气孔通过排气管与废气处理池连接,内胆内产生的废气经过透气孔、通气环槽、泄气孔、排气管流入至废气处理池内;上述的一级加热体包括套接于外罩体外部的加热套环,加热套环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一级加热棒,外罩体的壁部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并且与一级加热棒相匹配的插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英科环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英科环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4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