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香毛尖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4895.2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8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杰;吕立哲;李彬青;金开美;赵丰华;吴淑平;蒋双丰;蔡一鸣;王杉;邹俊;吕未;陈勇;郭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8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尖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香毛尖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信阳毛尖茶属特种绿茶,炒制工艺独特,传统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生锅”用竹把杀青揉捻,“熟锅”用竹把赶条,手工“抓条、甩条、理条”即熟锅做形。烘焙使用竹编烘头,炭火烘干。采用初烘、复烘两次烘干。形成了信阳毛尖茶外形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汤色鲜绿、香气鲜浓,有熟板栗香,滋味鲜爽,余味回甘的品质特点。但是传统炒制对炒制者技艺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制茶成本高,并因制茶人员的技术差异而导致质量不稳定,难于标准化和形成规模化生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阳毛尖茶叶的加工逐步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虽然加工工艺不断改进,但仍存在杀青不匀、不透,爆点显、茶汤浑浊、汤色偏黄、香气不高等突出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香毛尖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香毛尖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摊晾 在25~30℃下,将毛尖鲜叶摊开,得到含水量为65%~70%的摊晾叶;
摇青 对所述摊晾叶进行两次摇青处理,得到摇青叶;
杀青 在245℃~265℃条件下,采用滚筒杀青机对所述摇青叶杀青,得到含水率为55%~60%的杀青叶半成品;采用微波缓苏机对所述杀青叶半成品进行补杀、缓苏处理60~90s,得到杀青叶;
筛选 采用风选机对所述杀青叶进行风选处理,采用筛分机对风选处理后的所述杀青叶进行分级;
回潮 先采用风冷将筛选后的所述杀青叶冷却至20~25℃,然后在20~25℃摊开至厚度为6~8cm,摊晾2~3小时;
揉捻 采用揉捻机按空压、轻压、中压、轻压的加压方式对回潮后的所述杀青叶揉捻15~40min,得到揉捻叶;
烘干 将所述揉捻叶置于链式烘干机上在90~120℃烘制60~90s,得到初烘叶,所述揉捻叶的厚度为3~5cm;
整形 采用毛尖茶专用整形机在90~110℃对所述初烘叶进行整形处理3~5min,得到细、圆、紧的整形叶;
理条 在110~130℃,采用理条机对所述整形叶进行理条处理3~5min,得到细圆紧直的理条叶;
制备成品 对所述理条叶进行干燥、提香、精选处理,得到高香毛尖成品。
基于上述,所述摊晾的步骤包括:在25~30℃下,将所述毛尖鲜叶摊开至厚度为6~8cm,摊晾3~5h,得到所述摊晾叶。
基于上述,所述摇青的步骤包括:采用手工摇青或摇青机对所述摊晾叶进行摇青处理,第一次摇青3~5min,摊晾20~40min,再次摇青3~5min,得到所述摇青叶。
基于上述,得到所述杀青叶半成品的步骤包括:在245℃~265℃条件下,采用滚筒杀青机对所述摇青叶杀青80~100s,得到所述杀青叶半成品;其中,所述滚筒杀青机出口叶温为90~110℃。
基于上述,所述微波缓苏机的功率为5.7kW,转速为20~50r/min。
一种高香毛尖,它的外观条索紧细,略显毫,且它是由上述的高香毛尖加工工艺制得的。
基于上述,所述高香毛尖茶水浸出物的质量分数为39.80%~41.60%,茶多酚的质量分数为21.26%~23.40%,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3.89%~4.15%,叶绿素的质量分数为0.22%~0.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4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砖制作自动化生产系统